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赫舍里是满语的汉文音译。
原义一说为河名,一说为部落名。
有文字记载可上溯至金朝。
至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赫舍里——金朝时译为“纥石烈”
,清朝有写为“黑舍利(黑读赫)”
“赫舍哩”
等不同写法,《八旗氏族通谱》《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统一译为“赫舍里”
,作为满洲之统一写法,世居哈达、辉发、佛阿拉、伯都讷、长白山、多尔济河、黑龙江色钦及穆理哈村、塔散堡等地。
多冠汉字姓何,还有高、康、赫、张、芦、贺、索、英、郝、黑、普、李、满。
希福巴克什后裔汉字姓“康”
,见在辽宁省凤凰城;一等公索尼后裔汉字姓“何”
、“李”
。
自是族内外通用之。
赫舍里氏见于《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又作何舍里,满族望族后姓,清初188户,世居都英额、和多穆哈连、斋谷、哈达、叶赫、辉发、黑龙江、乌喇、
、瓦尔喀、札木库、塔山堡、哈尔敏、长白山、赫席里、白河、赫舍里河、特分、雅兰、佛阿拉、马察、绥分、讷殷江、诺尔、瑚普察、松花江、胡兰、浑春、雅尔湖、滹野、尼马察、德得合村、雅哈和罗、阿库里、拖克索村、阿克坦村、锦州、果尔敏街、额尔敏、白都讷、费尔塔哈、蜚悠城、查哈尔、巴喇雅村、象山、何殷村、石巴尔台、完颜、索伦、库库奇特、山端村、苏完哈达、恭伊路、公村、努尼村。
多冠汉字姓何,还有高、康、赫、张、芦、贺、索、英、郝、黑、佟、普、满、李。
蒙古有此姓,世居库昆地方,锡伯族有此姓,均与满族同源同宗。
此姓氏最为古老,源于唐末女真“通用三十姓”
之一——纥石列和金旧部“纥石烈”
,以部为姓。
其姓氏金朝着名人物有:金朝右丞相、金源郡王纥石烈志宁,宰相、金源郡王纥石烈良弼。
关于此姓氏的起源,一说赫舍里为河名(古河流大帝歇黑水大乌苏河。
在今辽河至牡丹江一带),因以为姓,是满族一姓氏;另有说赫舍里——古部落(部族)名而取为姓;两说出处不是一源,前者出于清朝《八旗氏族通谱》,后者是其他史述所写,未查到两说之各自根原,当都有其所据,应该都对。
后期以墨里古达(好像是小名)首的正白旗家族分家,满族上层戏称“墨格赫舍里”
。
另一家以穆卡机布(好像也是小名)为首的投靠西林觉罗(正蓝旗)家,自称“穆格赫舍里”
。
另一部分以阿布鞑为首,因阿布达(鞑)娶了截喀杭的女儿僧格林切,还称原姓。
现在汉姓一般以“李”
“赫”
“或”
“何”
“舍”
出现。
名人记载
金朝右丞相、金源郡王纥石烈志宁
宰相、金源郡王纥石烈良弼
钦宪皇后纥石烈氏
清初大臣索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