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连云港,当时的名称叫&ldo;新海连特区&rdo;,它由连云市(今连云港市连云区)和新海市(今连云港市新浦区和海州区)组成。
&ldo;中字102号&rdo;靠港之后,武器和物资装备存放在连云,伞兵部队集中在海州,而蔡智诚和国大代表们则被安排到了新浦镇的天后宫。
天后宫原本是一座祭祀海神的大庙(现在已经拆了,改建为连云港新埔区委的办公楼),当时庙里已没了香火,天后娘娘的身体也断成了几截,供奉菩萨的殿堂就成了蔡智诚们的临时居所。
这居所的&ldo;管事&rdo;是个四十来岁黑脸的汉子,性格内向。
他一声不吭地扫房间、搭地铺、烧开水,自始至终都埋着头,等到大家都洗漱完毕、安顿下来了,才又闷闷地问了一句:&ldo;杀过没?&rdo;(当地人把&ldo;吃&rdo;叫做&ldo;杀&rdo;)
&ldo;还没呢,能不能麻烦老兄你煮点大米稀饭?&rdo;
&ldo;嗯呐&rdo;
没过多久,厨房送来了面条和凉粉。
新浦凉粉的味道不错,但大家却&ldo;杀&rdo;得提心吊胆。
住在这破败的大庙里,望着从来没有尝试过的地铺,国大代表和家眷们都弄不清自己的身份到底是客人还是犯人。
房门没有上锁,&ldo;管事&rdo;也不再露面,庙廊外时不时的有人进进出出,有的扛枪有的空手,全都衣着朴素、行色匆匆,看不出是做什么的。
神殿里的男女老少围坐在地上忧心忡忡,张志韩先生拍着供案直叹气:&ldo;哎呀哎呀,恐怕是遭软禁了&rdo;
到底是不是受到了关押,恐怕要试一试才能知道。
蔡智诚硬着头皮走出配殿,先在院子里伸了伸懒腰,发觉没有人干涉,然后再溜到大庙的门口瞧上一瞧。
看见四周围并没有岗哨,只有那位&ldo;管事&rdo;正往墙上刷标语,于是问道:&ldo;老哥,我们可以出去走走么?&rdo;
&ldo;嗯呐。
这边是前河,那边是后河,中间是蔷薇河&rdo;,中年管事木无表情地指示着道路,丝毫没有阻拦的意思。
‐‐原来大家还是自由的!
天后宫里的人们顿时松了口气,欢呼一声,全都涌上了街头。
新浦、海州和连云三镇的历史其实正体现了沧海桑田的过程。
清朝嘉庆年间,新浦还是一个&ldo;新兴的海港&rdo;,到了民国时候,随着泥沙堆积、海岸东移,海港已经跑到了新近出现的连云一带,而逐渐&ldo;变老&rdo;的新浦则退缩成为了内河码头。
新海连三镇是未经过战斗就顺利解放的,所以城市中的设施并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
码头上樯橹云集,来自山东半岛的粮食、来自运河两岸的木材以及出自本地的食盐和豆料堆积在货场上,一片熙熙攘攘的忙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