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后续的故事】
永平二年,原鹿侯阴识去世。
长子阴躬承袭爵位。
程素失去当家主母身份,郁郁返回汝州程家养老。
永平三年,邓训和苏悦的第一个孩子诞生。
为怀念救主而亡的朱雀,邓训为长子取名为邓骘。
同年,刘庄在阴丽华劝说下,册封马敏为后,阴莲秀为贵人。
永平六年,东北乌桓局势不稳,刘庄再次启用邓训,拜邓训为护乌桓校尉,镇守东北辽东、渔阳及朔方一带。
因邓训夫妇为人正直,乐善好施,原羽林军退役军人等诸多故人携将老幼,跟随邓训徙守边关。
永平七年,太后阴丽华逝世,后与光武帝合葬于原陵。
永平十八年,刘庄病逝,章帝刘炟即位。
建初三年,刘炟任命邓训为谒者,率军队、民工治理滹沱河、百臼河,疏通漕运。
邓训夫妇俩认真走访考察后,发现此段漕运线路途经三百八十九处险要之地,在前期的工程施工中,因天险难通,导致民工溺亡摔伤者无以计数。
估算考量后,邓训认为该项工程劳民伤财,他冒着得罪一帮官员的风险,上书刘炟停罢此项工程,改由陆路通行,解散民工劳役数千人,为国库节省开支数以亿计,此举深得百姓拥戴赞誉。
元和三年,甘肃河西一带的卢水胡反叛,刘炟任命邓训为谒者,率兵至武威平息叛乱,后又拜邓训为张掖太守。
永元二年,西北一带的羌族再次起事,和帝刘肇拜邓训为任护羌校尉,驻守西北临羌一带。
邓训收罗小月氏豪健少年数百人组成“义从胡”
。
继又派长史任尚率部制造革船,渡过黄河,再击迷唐羌于大、小榆谷,迫迷唐率部西迁千余里。
湟中安定后,邓训留弛刑徒2000多人屯田黄河两岸,修城堡,兴水利。
邓训以恩信对待羌人,备受信任和爱戴,人心收复,两族停罢干戈。
永元四年,邓训因病卒于任所,和帝追封为平寿敬侯。
邓训去世后,每天前来祭奠者多达数千人。
他曾任职过的地方百姓闻知后,也奔走哭告,追忆恩德。
河湟百姓还特别为他立祠,以示纪念,这种习俗保留至今。
邓训和苏悦一共育有五子一女。
长子邓骘,官至大将军,赐封上蔡侯。
次子邓京,赐封黄门侍郎。
三子邓悝,官至城门校尉,赐封叶侯。
四子邓弘,官至虎贲中郎将,赐封西平侯。
五子邓阊,官至侍中,赐封西华侯。
女儿邓绥,则为历史上有名的“兴灭国,继绝世”
的和帝皇后。
邓绥母仪天下,亲掌汉朝江山十六年,智慧超群,勤勉躬耕,挽危机重重的东汉江山于既倒,立下了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