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十三章 天之道(第2页)

《抱朴子内篇·遐览》著录禁术专书:《入温气疫病大禁》七卷,《断虎狼禁山林记》《召百里虫蛇记》各一卷。

表明魏晋时,禁术十分流行。

禁术可大别为“气禁”

、“咒禁”

两类。

《抱朴子内篇·至理》记气禁,其文曰:“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

(1)气禁一种以运气为特征的咒术。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渐江水》:“孙权使贺齐讨黟歙山贼,贼固黟之林历山,山甚峻绝;又工禁五兵。

齐以铁杙椓山,升,出不意;又以白棓击之,气禁不行,遂用奇功平贼。”

清袁枚《续新齐谐·鬼气袭物》:“赵衣吉曰:‘凡鬼物摄人及器具,皆用气禁,能以小容大。

’”

(2)咒禁道教施法仪式中,常有咒语、掐诀、步罡等,它们和书符一起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

道士以画符念咒、掐诀步罡来施行法术,以增强人们战胜邪恶的信心。

这些法术本身具有使人类在无法控制的异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

咒语咒语是一种被认为对鬼神或自然物有感应或禁令的神秘语言:咒语常和以人体真气禁制鬼神、外物的气禁术结合在一起,称为禁咒。

有时和符一起出现,称做符咒。

道士在施行咒术时又往往借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枣等,这些施过咒术的水、枣也有咒术的效力。

道们中对咒术的效力有极高的肯定。

《太上正一咒鬼经》说:吾含天地?,咒毒杀鬼方,咒金金自销,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灭,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缚,咒鬼鬼自杀,咒祷祷自断,咒痈痈自决,咒毒毒自散,咒诅诅自灭。

道士认为有法力强大的尊神,不断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语传授下来,念动咒语即有几万乃至几百万的天兵天将应召来服役。

(3)念咒与气禁念咒与气禁:念咒时常常要求与体内的运气、在意念中存想相关的神灵形象(存想)统一起来。

认为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内气作用於对象,使之受到控制,或发生相应的变化。

这种方法称为禁咒,又称气禁,简称为禁。

气禁的方法在中国古代巫术中就已经使用。

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说:吴越地方有称为禁咒法的,很有显著的效验,(那原因)是法师气充沛。

(吴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验,多气耳。

)从近几年来考古发现看,气禁流行的地区不限於吴越地区。

楚、蜀等地区都有类似的方术。

据葛洪的记载,禁咒的应用范围广泛,有入大疫不受传染、驱逐邪魅,禁虎豹蛇蜂、为人治病,乃至於禁水倒流等。

气禁术被道教所吸收,成为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阶籙中专有一种《禁气籙》,可见已经是整个法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

一般道士在念咒时与内气的发放相伴随,念咒兼有以气作用於对象(通常称为布气,又称内气外运),因此对於道士平时的炼气,提出了一定要求。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