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从此不再设雷泽县。
雷泽又称雷夏泽,最早见于《尚书.禹贡》:“雷夏即泽。
雍、沮会同。”
《地理志》曰:“在济阴城阳县西北。”
《括地志》曰:“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雍、沮二水在雷泽西北平地也。”
《史记.五帝本纪》曰:“舜耕历山,渔雷泽。”
汉代始设成阳县,晋代改名为城阳。
隋代更名为雷泽县。”
雷泽县在今山东省鄄城县境内,其地在今之旧城乡。
雷泽县古代属濮州,濮县旧址在今河南范县濮城镇。
古代的雷泽位于旧城乡与濮州之间,今考证在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一带。
菏泽现为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
“菏泽”
原系天然古泽,为“菏山”
和“雷泽”
的简称。
另一说是雷水。
在今山西永济南,源出雷首山。
1、史籍记载
雷神居雷泽。
《史记.五帝本纪》道:“舜耕历山,渔雷泽”
。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道雷泽即雷夏泽,雷夏泽在濮州雷泽县郭外西北。
又注引《山海经》道:“雷泽有雷神,龙首人颊,鼓其腹则雷。”
所引与今《山海经》异。
《山海经.海内东经》道:“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
在吴西。”
鼓,敲击;吴西,吴地西部。
吴承志《山海经地理今释》卷六道:“雷泽当作震泽。”
此以震卦所象为雷。
袁珂以吴承志之说为是,言《山海经》之雷泽即震泽即今太湖,与《史记》之雷泽为异地。
又《淮南子.坠形训》道:“雷泽有神,龙身人头,鼓其腹而熙。”
高诱注:“雷泽,大泽也。
鼓,击也;熙,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