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6章(第1页)

文学史和历代诗歌选,对这首名词的阐释显然有问题。

我想说的是:不能因为李清照提了一句中州,就把词的主题往别处拽。

此间她有长诗《上工部尚书胡公》,表达对时局的看法,追忆山东祖辈的文化光荣。

末尾几句说:&ldo;当年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rdo;

《中国历代诗歌选》对此诗评价高:&ldo;有豪迈气,无女儿态。

&rdo;

但是,李清照之为李清照,恰好在她搀入了豪迈的女儿态。

对一个宋代诗人来说,填词,写诗,分属不同的表达区域。

诗言志,词诉诸日常情态。

女儿态有啥不好?曹雪芹的功劳,就是写出了各种各样的、令男儿汗颜的女儿态。

曹公还发明了一个词:须眉浊物。

从女孩儿到女人,李清照亮出了环环相扣的女子情态。

她与曹雪芹有异曲同工之妙。

漫长的封建社会,男权遮天蔽日,亮出女儿态,本身就是思想、是艺术、是价值。

为什么说《红楼梦》好而《金瓶梅》不好?是因为后者将女人摆到玩物的位置上。

把思想理解成&ldo;某种思想&rdo;,乃是运思着的思想的大悲哀……古典文学研究的某些固化已呈冰封之势,破冰需要时间。

李清照寓居杭州,叹息&ldo;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rdo;。

她希望回到旧日情怀。

希望强烈,又落不到实处,于是转生哀愁。

这哀愁异于当初在汴梁做少妇时的郁闷。

《孤雁儿》自序云: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

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沉香断续玉楼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吹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寄?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美人迟暮。

美人寂寞。

玉楼寒,玉楼空,春情意,情怀如水……

李清照怀念亡夫,带着慵懒的、感伤的、强烈的妇人气息。

寡妇不仅深深怀念着亡夫,寡妇同时也是自由身!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