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8章(第3页)

宋诗几代人努力,调动一切手段,用事,用史,用哲理,用禅机,试图在李杜身旁另起巨峰,结果只能是:差强人意。

李清照没有这种焦虑。

她以前的女性诗人,找一位三流的都很难。

她随手一划,便是千古诗篇。

瞄准男儿争雄,甚至藐视北宋。

显而易见,她于闺中、重门中的文化努力有着高度的自觉性。

晋唐宋文化,在她清晰的目光的烛照之下。

清照二字,天意存焉。

她有文化视野,而决不仅限于文学眼光,这一点,至关重要。

北宋有此大气象,远远胜过盛唐。

而今天的某些中国作家,若是一味在文学圈中打转,势必日益缩小圈子。

失掉文化视野的文学,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欲赢得视野,须收回东张西望的目光回头读书,西学中学,书城货架上那么多,年复一年躺着,尘封着,困惑着,渴望着……

中国传统文化的&ldo;基因键&rdo;,男人们手拉手围成圈儿。

李清照嫣然而入,纤手不让巨手,蜂腰压倒熊腰。

倩影起舞须眉瞠目。

连朱熹都被她的魅力所折服,忍不住要在理学的课堂上为她讲话。

宋词碰上李清照。

李清照碰上宋词。

双方皆幸运。

李易安严把词关,不让诗来染指,郑重宣告:&ldo;词别是一家!&rdo;难怪她批评苏轼词:&ldo;皆句读不葺之诗耳。

&rdo;她于宋词功劳大,以纯粹的女性手笔,带动许多不可一世的大老爷们儿。

连辛弃疾这样的豪壮圣手亦受她影响,英雄气足儿女情长。

稼轩系易安同乡。

余如姜白石、陆放翁、吴文英……名家不可胜数哉。

清代的纳兰性德视她为偶像。

她常用的词牌,如《减字木兰》、《蝶恋花》、《菩萨蛮》、《浣溪纱》、《渔家傲》、《如梦令》等,亦为毛泽东所喜用。

济南这地方,神奇如绍兴。

今日文坛,不止一位大家出自有风骨传统的山东。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