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9章(第3页)

意识,意志,害苦了这位穿裙子的哲学家文学家。

而李清照更像个女人,能自由,能写作,能挽留少女情状、少妇情态。

波伏瓦若读《漱玉词》,一定会羡慕得大声喊叫,通宵徘徊巴黎城,泪流满面,就像她在加缪出车祸的那个晚上。

关于李清照,意犹未尽。

先写到这儿吧。

20071123再改于眉山之忘言斋

曹雪芹一

法国作家普鲁斯特,写多卷本小说《追忆逝水年华》;中国的曹雪芹积一生心血、花十年时间写下《红楼梦》。

二者俱为经典中的经典,叫人仰望不够。

我是一直觉得,二者间有相通处。

追忆与梦境,岂不是指向相同之物?两部小说规模宏大,拿它们做方方面面的对照研究,非笔者能力所及。

不过我老在想,普鲁斯特因长期患哮喘病而闭门写作,曹雪芹则于青年时代跌入困顿,荣华富贵永不再,于是提笔写红楼。

两位作家的创作动机相似:让时光重现。

《追忆逝水年华》分七卷,第二卷为&ldo;在少女们身旁&rdo;,第三、四卷为&ldo;女囚&rdo;、&ldo;女逃亡者&rdo;,第七卷为&ldo;重现的时光&rdo;。

曹雪芹追寻昔日光景,其直接的冲动,亦是回到少女们身旁。

一部《红楼梦》,写了金陵十二钗尚嫌不足,又要写金陵十二副钗。

一大群女子,携带着她们各自的命运向我们涌来。

而两百多年前,她们都在曹雪芹的眼前、笔下、睡梦中。

作者化身为贾宝玉,与她们同呼吸共命运。

亲历并见证豪门大族之败、封建大厦之倾。

鲁迅讲得真好:&ldo;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唯宝玉一人而已。

&rdo;

荣华富贵一场梦。

美好女性一场梦。

一位清代作家写小说,名和利都谈不上。

&ldo;小说者流,盖出于街谈巷议…&rdo;曹雪芹这三代豪门子弟,忍饥受寒还遭人白眼,&ldo;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rdo;他每天在破窗下写呀,写呀,他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为了在纸上过日子。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