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章(第3页)

让我惊吓了一身冷汗。

幸好这些国家和大清隔着海,要不有这么几个不要脸的又更强大的邻居,大清还不被他们啃成渣了?

不过虽然隔着海,大清也不能放松。

我下令让人尽量的购买洋文书籍,然后开始动笔翻译那些&ldo;数学&rdo;,&ldo;格物学&rdo;(物理学),&ldo;炼物学&rdo;(化学)……等等的书籍。

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留下了这些书,将来总归能有发现它们重要性的人,也总归会有有用的一天。

我看着永琏当了五年皇帝,除了儿女们的婚事,也并不下达别的旨意,以免影响了新皇的权威。

觉得可以放心了的时候,又把手中最后的力量粘杆处传给了永琏。

粘杆处人数不多,还能去办一些不好明面上办的事,对他来说也是有用的。

知道我翻译了多本书,永琏也不问是什么,就让人拿去刊印。

朝臣们不管是讨好我也好的,讨好新皇也好的,竟有很多求了书回去的。

我很高兴,就算那些人拿着书回家就是供着蒙尘,也多了很多让大清慢慢了解&ldo;science&rdo;的机会。

于是不再局限于&ldo;science&rdo;,语言,文字,风土人情,物产矿产,世界各国的地图等等,所有我所能知道的其他国家的信息,我都慢慢的写成了书,然后刊印分发。

我活到了八十九岁,虽然我到死也没看见大清有什么科技革命,可是对洋文和洋人的东西感兴趣的人多了起来,想出海去洋人的国家看看的人也多了起来。

我其实没想到我能这么长寿的,一退位就是二十四年,结果连永琏都以身体原因去年退位来圆明园陪我了,现在的皇帝是他的儿子。

这二十四年,我闲着没事,身体也不错,在这圆明园里又新得了十几个儿女。

皇阿玛子嗣艰难,可是我这一支,绝对是子嗣丰茂的。

无论是国事还是家事,也都算是让自己满意了。

我也能含笑九泉了……

第46章

番外的番外:弘昼眼中的乾隆

四哥不像是咱们大清朝的皇帝。

当然,他骑射一流,勇武威严。

可是当皇帝的哪个不是&ldo;天子一怒,浮尸千里&rdo;。

即便据说是最放纵官员的皇玛法,也不知道杀掉了多少官儿,其中没犯什么错,仅仅是被迁怒的,想必也不少。

皇阿玛对官员更是严厉,连他手下的得力奴才如年羹尧那样的,也是一旦犯错绝不宽恕。

可是四哥就没杀几个官,除非是罪大恶极的。

要是不得力的和犯了错的,顶多闲置不用,或者流放三千里。

我觉得他像宋朝的那种皇帝,不轻易杀官。

哪怕是看不顺眼的,也是赶走了便罢,说不准也能像宋朝的皇帝那样造就几个像被流放了的苏轼那样的千古文人呢。

四哥对人对事都像皇阿玛那样要求严格,做不到他的要求,就得给别人挪位置,让更能干的人顶上来。

所以他手下那些当官的,既不像传说中皇玛法晚年时那样松松垮垮,又不像皇阿玛在位时那样战战兢兢。

这官儿当得虽算不得舒适,却十分的安心和放心。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