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只请姑姑多多照看她,生孩子是件难事。”
祝缨道:“好。”
暗想,苏喆的事情是真不用自己管了。
至如其他人,或年纪还小,或还有父母在世,也都不用她管。
祝缨只等祝青君剿匪的事告一段落了,让花姐与祝青君聊一聊,便觉得自己这个“长辈”
就算尽职了。
她带着一颗轻松的心,从梧州一路西行,途中又视察了两处矿藏、一处盐井,在腊月的时候回到了西州幕府。
——————————
幕府里已经有一点年味了,杜大姐指挥着一些杂役搬运布料,动手裁制新年要穿的衣服。
幕府从主人到客人再加上帮佣、护卫之类,数目上百,新衣也要裁上好一阵子才能赶得上过年。
她们还要翻拣过年戴的绢花,检收一些跟匠人订好的首饰之类。
张仙姑看祝缨回来了,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她总怕祝缨路上再发生什么意外,又跟人打了起来。
人好好地回来了,张仙姑就可以安心过年了。
她问祝缨:“你那里还有金钱不?”
祝缨道:“娘要钱做什么?”
“不得给阿霁、阿扑他们过年压岁钱么?还有青君她们,没成家的,就都算孩子,也要给的。”
祝缨后来总能抱回不少金钱,家里就拿这个给亲朋友的小孩儿过年用。
现在是没这好事了,张仙姑就问祝缨有没有存货。
祝缨想了一下,道:“这个容易,咱们自己铸就是了。”
铜钱属于铸币,比较复杂,拿金子铸点过年的小件就没那么多要考虑的了,金子她尽有的。
安南全部收入,也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公务的开销,另一部分就是“幕府”
也就是祝缨一家的私房。
取出一部分来,让工匠去铸造就成。
张仙姑得了她的话,又问道:“能不能再弄点儿别的?”
祝缨问道:“什么别的?”
张仙姑道:“那日子是紧巴了点儿,不过学堂那儿,好些没爹没妈的孩子,也是要过年的。
除了新衣服,再多添一把青钱成不成?”
祝缨道:“当然成啦。
也不用巫仁再做账了,就从我房里出。”
“哎!”
祝缨倚着门框,看着张仙姑又乐起来,颤巍巍地忙里忙外,问道:“娘,过完年,不冷不热的时候,咱们再出去逛逛?成不?”
张仙姑拧过身子:“逛街呗,还挑什么?正月逛庙会更热闹。”
“我是说,在安南走一走,看一看。
总拘在家里,闷不闷?”
“都行!
只要一家人在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