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11章(第2页)

希翼能够找到一个更好地制衡。

谁知道自己地弟弟却是什么也不知道。

杨太后在回想中自嘲的笑了一下,才回过神来,看见杨亮节仍然是一脸无知的望着自己。

只好再耐心的说道:&ldo;亮节,难道你还没有看出来吗?在大将军的眼里,有&ldo;权&rdo;字的存在。

在陈宜中的眼里同样也有。

而在文天祥和陆秀夫的眼里我看到了&ldo;名&rdo;字的存在。

在你的眼里我看到了&ldo;势&rdo;字的存在,在很多人眼里,我看到了&ldo;财&rdo;、&ldo;忠&rdo;、&ldo;义&rdo;等等字的存在。

&rdo;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杨太后停顿了一下,慢慢的又说:&ldo;而在这个姜明的眼里,我看不见有什么字的存在,所以我们根本不知道他需要什么,所以也就不敢放心的去问他,用他。

&rdo;

杨亮节这才回过神,好像听明白了一些什么,点点头,道:&ldo;姐姐,你的意思就是只有我们明白他需要什么,我们能满足他,才能去放心的去用他?&rdo;

杨太后点了点头:&ldo;无欲无求的人,是最可怕的,记得有老师说过,这种人不是圣贤,那便是大奸大恶之徒,所以我一直在犹豫。

&rdo;

正在被杨氏姐弟议论是圣贤还是大奸大恶之徒的姜明,此刻正在和文天祥漫步在昨日的小山丘上,谈论着怎么和张世杰相处。

两个人都对张世杰的对大宋的忠诚与作战的勇武有了共同的认识,这个也正是姜明想需要的。

他害怕真的变成了意气之争,那就不可收拾了,纯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在他所经历的后世,叫做&ldo;党争&rdo;。

现在的情况看来,张世杰已经有些偏向于此。

姜明真的不想让自己的偶像也有这种层次的想法。

但是对于张世杰为什么自福州以来,基本上是屡战屡败?两个人却是始终得不到要领,分析不出有力的理由,姜明下一步想说服张世杰的可能性几乎等于没有,两个人又偏偏不是武将,所以对于此事也是一筹莫展。

最后还是姜明盗用他后世人的说法,得到了文天祥的肯定。

张世杰出身北方,在战略方面之构想,似乎彻头彻尾地完全以陆战为基础。

这个是他屡战屡败的唯一可以说的过去而又不伤人的说法。

但是拿这个去给张世杰说,作为自负的他,怎么可能会接受这个现实,姜明也觉得信心不是太足,但是有总不能拿着他后世知道的所谓崖山失败之战来给张世杰说吧,那样就算是他张大将军不把自己当成神经病,恐怕连文天祥也会的。

而且不利用手中的军船在展开机动性之攻击,而是将二千艘的军船集中在一个地方,建立起巨大的海上要塞,以防御敌人之攻击,这似乎是他的基本想法。

结果证明这个战略构想失败,因而使得张世杰每每为此受到后世批判。

然而放到现在这个实际的情况下,张世杰必须以确保年幼皇帝之安全为第一优先,害怕将兵力分散也是理所当然的。

很容易的被张世杰嘲笑成一个不会打仗的笨蛋。

由此会更加被动。

文天祥和姜明两个人心里互相琢磨着该从那边下手去说服张世杰,便一起叹息着原来自己手下并没有一个像样的大将,以至于他们两个基本上没有带兵打过仗的人子啊这里胡乱猜测,本来想找杜浒和赵孟荣还有刘子俊那么一起来商议的,但是想到他们也是屡经败仗,真正是军官出身的人几乎没有,只有暗自叹息。

这才想到。

原来以前他们陷入了一个怪圈,就是长年在外打仗的文天祥并没有什么正统军人出身的手下,而大将或者精英却基本全部集中在张世杰的手里,边逃边打,去世屡尝败绩。

是该改变一下的时候了。

两个人不约而同的说了出来,又相视而笑,目光中却充满了坚毅。

想来想去,他们觉得这事还是以皇上和皇太后的名义拍板,把抗元统帅分成水陆两个阵营。

陆路统由文天祥率师拱卫。

因为张世杰基本上都是带船过来,所以由张世杰统帅水师。

这样不但可以平衡双方的纷争,而且可以明确的划分各属职责,真的不行,换换统属也是可以的,那样可能会更有利的进行姜明的下一步计划。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