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事富于传奇色彩。
宋人笔记多有记载。
想和辛弃疾做朋友的人多,能订交的却很少。
陈亮走进辛弃疾的家,两条好汉痛饮剧谈,纵论南北形势,讲了很多朝廷的不是。
谈到后半夜,畅快之极,各自纳头便睡。
不过陈亮这人疑心重,开始怀疑辛弃疾了:&ldo;陈亮夜思稼轩沈重寡言,醒必思其误,将杀我以灭口,遂盗其骏马而逃。
&rdo;
陈亮砍马又盗马,盗走的还是骏马。
宋人笔记中的这段话,透露了一点辛弃疾&ldo;归隐&rdo;之后的性格特征:话不多,涉及朝政言语谨慎。
他曾经吃过口无遮拦的亏。
陈亮初访辛稼轩的传奇故事还没完,他逃走之后,&ldo;逾月,致稼轩书,假十万缗以纾困,稼轩如数与之。
&rdo;
陈亮盗走骏马还写信借钱,岂不是欺稼轩太甚、占了便宜又占便宜?其实刚好相反,他这举动,让辛弃疾读出了古代豪杰的风范。
远的不说,就以李白为例,仗剑走天下,伸手要钱不红脸。
豪杰与豪杰,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当时辛弃疾有钱,豪爽。
另有江西名士刘过,&ldo;疎豪好施,辛稼轩客之。
&rdo;
辛弃疾的座上客,名士如云,写《容斋随笔》的洪迈,理学泰斗朱熹,包括陈亮、刘过,全是南宋的一流人物。
原来,这砍马盗马又借钱的陈亮,并非仅仅是条好汉,宋代思想史、文学史,他都占有一席。
他考进士落榜后,发誓不当官,却一封接着一封给宋孝宗写长信,力请迁都建康,励志复仇。
他的长信,和辛弃疾当年的十九篇军事论文一样,递上去之后毫无反应。
他伤心,愤怒,在临安到处讲朝廷的不是,有名有姓地痛斥小人,结果被人告发,坐了一百天的监狱,&ldo;几死。
&rdo;出狱不久,陈亮骑劣马奔信州拜访辛弃疾,畅谈后却爬起来就跑。
他疑心重,原因是刚住过牢。
陈亮落笔填词,激烈如稼轩:&ldo;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万里膻腥如许,千古英灵安在,磅礴几时通?&rdo;
南宋向金国称臣,拱手割让万里河山,身在民间的陈亮视为奇耻大辱,几十年奔走呼号、游说。
辛弃疾引他为知己,更无一丝踌躇。
偷马借钱算什么呢?
读书人佩剑行走,气如奔雷,当时寻常得很,一代儒宗朱熹也能舞几招。
豪放词频出,不是偶然的。
辛弃疾是豪放派的领袖,带动了一批词人。
而词坛的名声未必数他最大,尚有小他十来岁的姜白石与他争雄。
白石精通音乐书画,布衣终身而文采风流冠绝,时人呼为&ldo;词中之圣&rdo;。
他的风格是婉约正宗,如着名的《踏莎行》:燕燕轻盈,莺莺轻语,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浩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这儿闲笔写姜夔,想说明两点:一是白石的婉约词确实好,由缠绵而迈入空灵,但辛词之婉约因弥漫了英雄气,似乎更在白石之上;二是南宋词人并未因国耻而写下许多口号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