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24章(第2页)

雪压霜欺的背后,赫然露出男权大手。

而男权嚣张,乃是统治格局使然。

有清史学者讲,满族人初入关,尚有八旗旗主共治的局面,到后来,渐渐落入皇权独尊的窠臼,皇子又多,派系林立,倾轧成常态。

政治生态日趋恶化,贪官庸官层出不穷。

汉人高官,往往变形更甚。

官场中人,个个是钻营忘恩的贾雨村,一张脸迭着几张脸;外表光鲜,人五人六的,内里脓血流淌,腐臭难闻。

曹雪芹嗅觉灵敏,闻到臭味儿走开了,他可没兴趣写一本官场现形记、沿着&ldo;护官符&rdo;的线索揭它个底朝天。

官员面目可憎,毫无美感可言。

曹雪芹把视线挪向别处。

正好比阮藉朝司马昭翻白眼,陶潜扔了官帽转身向丘山……

不为几个奇女子,多半没有《红楼梦》。

这座巍峨堂皇的艺术宫殿,芳菲园姹紫嫣红是基础。

写女儿世界的清爽,反衬须眉男子的污浊。

我们先看林黛玉。

曹雪芹的身世,容后细表。

艺术殿堂中的虚构人物,林黛玉居于女性长廊之第一号。

这三个字,照面就有感觉。

可惜有些阅读,容易在小性子的层面上理解她。

电视剧《红楼梦》对黛玉的演绎,又强化这一误读。

林黛玉对爱的执拗,往往落实到使不完的小性子。

电视剧弄了一些诗词场景,观众又似懂非懂。

越剧《红楼梦》中王文娟饰林黛玉,通过唱腔、台步与舞蹈,逼近了黛玉的气质,因而获得成功。

爱情悲剧获得了力度。

这方面,电影故事片和电视连续剧可能先天不足。

鲁迅说:&ldo;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rdo;

林黛玉之于曹雪芹,意味着女性的最高价值。

大观园金钗争艳,贾宝玉独钟情于黛玉,不是无缘无故的。

宝哥哥爱林妹妹,包括爱林妹妹的小性子。

何以如此?盖因爱人者,深知对方的处境。

黛玉孤身从南方来,本已寄人篱下,处处小心;偏又爱上宝玉,生出许多烦恼。

宝黛相爱,却是明知这爱情不能自己作主,诸般烦恼、猜疑、敏感由此滋生,还不能说破:曹雪芹对此不着一字。

潇湘馆里的每一次哭闹,最终总是宝玉赔不是。

我初读小说时对这个也有点烦,后来理解了,反生敬意。

爱人者当如此,看到心爱之人的全貌,体谅她生存的每一个细节。

贾宝玉显然比一般男子更懂得什么叫爱。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