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86章(第2页)

再说,我要想想我的意见,是不是绝对好的;就是好、也要看能不能行得通?不是绝对的好,不必说;好而行不通也不必说。

我只有一心愿:党万万不可分裂;蒋先生跟汪先生千万要合作到底!

唉,到底又分裂了。

&rdo;  &rdo;这一次的责任‐‐。

&rdo;有人含蓄地没有再说下去。

陈公博此时亦不愿先分辨责任;管自己说下去:&rdo;求党的团结,不但在我实业部4年如此;离开实业部仍然如此。

我记得实业部卸任以后,张岳军先生承蒋先生之命来征求我同意,出使意大利,我坚辞不就。

为什么呢?老母在堂,不忍远游,固然是原因之一;而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汪先生出国治疗,我再奉使远方,一定会有谣言发生。

党内一有谣言,结果有时非意料所及,常理可度,所以我下定决心,不离南京,一直到八一三为止。

&rdo;  &rdo;不过,&rdo;有人笑道:&rdo;星期五夜车到上海;星期天夜车回南京,是&rso;照例公事&rso;&rdo;。

陈公博笑而不答;然后脸色又转为严肃,&rdo;去年在汉口,党的统一呼声又起。

有一天立夫跟辞修到德明饭店来看我;辞修很率直,他说:&lso;过去党的纠纷,我们三个人都应该负责任。

&rso;我笑着回答:&lso;在民国廿一年以前,可以说我应该负两分责任;廿一年以后,我绝不负任何责任。

&rso;立夫同意我的话。

就是那两分责任,现在回想,也有点不可思议。

&rdo;  &rdo;请举例以明之。

&rdo;

陈公博沉思了好一会才开口:&ldo;我无意指出谁要负主要责任,不过每次纠纷,我都不是居于发动的地位;而每一次都变成首要分子,仿佛魏延,生来就有反骨。

事实上是不是如此呢?不是!

一切演变,往往非始料所及,像十六年宁汉分立,我在南昌主张国府和总司令部都迁汉口;因为当时我确实知道,共党并没有多大力量,心想国府和总司令部同时迁到汉口,这样的声势,何难将共产镇压下去?哪里知道,后来毕竟引起宁汉分立。

&rdo;

&ldo;那么,扩大会议呢?&rdo;

&ldo;我在《革命评论》停刊以后,到了欧洲,本想作久居之计;后来汪先生、汪夫人一再催我回国,结果搞出张向华跟桂系合作的&rso;张桂军&rso;事件和扩大会议。

&rdo;陈公博皱眉摇头,  &rdo;实在不可思议。

&rdo;

&ldo;可是,&rdo;有人提醒他说:&rdo;这一次汪夫人劝驾的意思亦很切。

&rdo;

&ldo;我决不会去!

所以请炳贤兄代表。

&rdo;

&ldo;其实,我亦可以不去。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