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但是范文程功成引退,离开朝廷“辟东皋为别业,稍构亭馆,植卉木,引亲故,徜徉其中;时以诗书骑射课子弟,性廉慎好施与。”
就这样平安地度过晚年。
康熙五年(1666年)范文程逝世,终年七十岁。
玄烨亲撰祭文,赐葬于怀柔县之红螺山,立碑以纪其功绩。
几十年后,康熙亲笔书写了“元辅高风”
四个字,做为祠堂横额。
这是清朝统治者对他的最高的评价了。
皇太极为招纳更多人才,千金买马骨,重用范文程,委以重任,给以重权,君臣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终成大业。
在清初取得的重大胜利,范文程不愧为英才称号。
这样一个人,在清初的许多重大事件里面,确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袁承志盯着四十六七岁的范文程,笑道:“范老先生,请讲。”
“皇上,当今大明江山,危在旦夕,原因是什么?是崇祯皇帝治国无方,并非大明百姓没有气节,当然也不是大明军队战斗力弱,这里面涉及的东西很多,最主要的,还是战乱频发,首尾难顾,崇祯皇帝虽然勤政爱民,却无法不做个重征皇帝,这也是他的悲哀,故而,我大清如果要占领大明江山,除了攻城掠地,最重要的却是安抚百姓,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才是江山之本,请皇上三思。”
范文程尽管忠于大清,可他对大清铁骑的烧杀抢掠的作风,是极为反感的,因此才有了这一番话。
“嗯,范先生说的非常有道理,吏治才是国家安定的关键,这个问题嘛……”
袁承志瞟了一眼郁闷中的多尔滚,续道:“说到占领大明江山,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我们即便真的占领了,接下来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巩固!
就是说,我们要坐得稳固!
而不是今天打下来,明天还给人家!
吏治的问题,确实是一件大事,也是我们目前一时无法准备出来的资源问题。”
袁承志对范文程的肯定,显然超过了多尔滚,不仅多铎气愤难平,就是多尔滚,一时也转不过弯来,两双眼睛,都是恨恨地盯着袁承志,差一点要冒出火来。
“这个问题,我已经考虑过了,我们最初的政策,就以招降大明官吏为主,只要是愿意投降的,我们就地升官一级,仍然让他负责原来的职权范围,范先生,您觉得怎么样?”
袁承志当然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干脆就把话挑明了说了。
“啊……这可太好了!
皇上,有了这个政策,我想,大明的官员,都愿意投诚过来的。”
范文程激动地磕了个头,退到一边,显然袁承志这番话,让他感慨颇深,站到一旁之后,仍然禁不住真摇头,看样子,是对自己没有及时说出这种有建设性的意见而懊悔不已。
“哼,就算把官员安排得再怎么妥当,如果打不下对方的城池,也是无用。”
多尔滚眯着眼睛,微哂道。
“是啊,没有军队,说什么都是扯淡!
皇上,你没有打过仗,只知道重用文臣,那怎么行呢?没有大刀长矛,就永远没有战争的胜利!
我看你们纯粹就是……呃……”
多铎狂妄地说到这里时,一下子卡了壳,接不下去了,可是,他把自己的意见,倒是已经表述明白了。
“睿亲王,你和多铎的意思是说,我大清需要倚仗你正白旗的六十四牛录的人马,才能够拿下大明江山,对不对?”
袁承志目光阴冷,沉着脸说道。
“啊……这个……臣不敢这么说。”
多尔滚虽然一向是个不服输的人,可是看到袁承志那种目光时,心里忽然一颤,临时改了口,竟然真的服了软,一直到自己的话说出来的时候,多尔滚竟然后悔不已,我怎么忽然改了主意?多尔滚身旁的多铎,也是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他无法相信,自己一向才华绝世的哥哥,竟然也会服了软!
看小说,630book.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