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资料 三清不用看(第7页)

据传张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

……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

……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

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号。

至魏晋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显。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断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据道书称,当时太上老君曾遣使显灵。

时过一月,武帝即又下诏曰:“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

……今可立通道观于都城……并宜弘阐,一以贯之。”

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利用太上老君干预朝政了。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灵更盛。

他不仅被奉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帮助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据称当武则天篡夺李唐王朝后,又显灵降世,谓“武后不可革命”

,“不得辄立异姓。

……武后亦终惧此言,不敢立武三思”

因此,天宝年间,玄宗最后为他上“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

尊号。

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编辑本段一气化三清

“一气化三清”

最早出自许仲琳著的《封神演义》,写的是太上老君与通天教主斗法时,太上老君用一气化出三个法身的故事。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称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简称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或说化身老子,后因出现“一气化三清”

之说,由一尊神变为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

老子者,老君也。

《云笈七签》又用之以写三清之产生,“原夫道家由肇,起自无先,垂迹应感,生乎妙一,从乎妙一,分为三元,又从三元变生三气,……三元者,第一混洞太无元,第二赤混太无元,第三冥寂玄通元。

从混洞太无元化生天宝君,从赤混太无元化生灵宝君,从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宝君。”

"老君修得气分身,一体玄功各扬名;同拜鸿钧修道德,原是一气化三清!"既然三元变生三气,又化生三位天神,此三位天神自然即为三气所化或为三气之体现者。

这三位天神实即后世所称之三清尊神。

故后世有”

一气化三清“之说,表明”

气“是构造道教最高神的基本要素。

同样,最高神之下的众神仙,也由“气”

所构成。

如“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

即三清祖气所化,“五老上帝者,五气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

表明玉皇大帝、五老君的“气”

是直接源自根宗.

编辑本段相关记载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