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反动统治阵营内部的各种势力,在他们共同乘坐的船面临覆没的危机时,一方面要协力挽救危机,一方面他们之间为争夺权力而形成的倾轧和争夺免不了更加激化。
以满族皇室为中心的中央统治势力,在为革命的风潮闹得惶惶不安的时候,又感到必须提防统治阵营内部发生动乱。
他们担心各省督抚在危机到来时另打主义,另立门户。
最使他们忌恨的是实力雄厚,而又野心勃勃的袁世凯。
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不受光绪皇帝的拉拢,出卖了维新派,因而赢得了慈禧太后的宠信。
他在庚子事变中同刘坤一、张之洞站在一边,完全按照帝国主义者的利益行事,因而又为帝国主义者所中意。
李鸿章在光绪二十七年死后,他继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他所训练和指挥的北洋军队六镇(一镇约有一万三千人,相当于师),是当时最强的兵力,分驻在山海关、天津、北京、保定以至东北的锦州和山东济南至潍县一带。
他除本职外还有许多兼差,包括会办练兵、督办电政、督办关内外铁路,督办津镇铁路、督办京汉铁路、和外国会议商约等等。
他的衙门设在天津,俨然成为举足轻重的势力。
光绪三十二年七月朝廷宣布预备立宪之后,第一个步骤就是所谓厘定官制。
削减地方督抚的权力,把权力,首先是军权集中到中央来是厘定官制所要达到的重要目的之一。
袁世凯在这种压力下,只好奏请免掉他的各项兼差,并把北洋六镇中的四镇交给新成立的陆军部(满族官员铁良任尚书),而只保留驻在山海关和天津附近的两镇仍归自己指挥。
差不多同时,湖广总督张之洞也把他所辖的军队交给了陆军部。
张之洞是当时另一个重要的地方实力人物。
到了光绪三十三年七月,袁世凯被调任外务部尚书兼军机大臣,这就使他离开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这个实力地位。
与此同时,张之洞也被解除湖广总督职,调入军机,他在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病死于北京。
袁世凯虽然在形式上被剥夺了军权,但是北洋六镇中除第一镇以外的军官都是忠于他的僚属,和他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驻北京的第六镇的统制段祺瑞就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袁世凯被侵略中国的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认为是可以信赖的人。
他曾依靠日本顾问来训练他的军队,他同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他在直隶总督任内最后几年中已使自己成为提倡新政的积极带头人。
前面说过,废除科举是他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提出的。
他单独或和别的督抚联名几次奏请实行立宪,他编印《立宪纲要》这样的书,分发各地。
他还说是为了试行&ldo;地方自治&rdo;,在天津县成立了&ldo;议事会&rdo;,并要以天津为模范推行到全省各地。
这个参与戊戌政变,手上沾着谭嗣同等维新志士鲜血的军阀,现在正在改变其面貌,以便时机到来的时候,攫取更大的权力。
慈禧太后在安排后事时,把段祺瑞的第六镇调出北京,而以陆军部尚书铁良指挥得动的第一镇进驻北京。
可见她对袁世凯是不放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