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0章(第1页)

在武昌起义后六天,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兵舰相继驶入长江,停泊到已为革命军占领的武汉江面上的有十三艘,四天后又增加到十六艘,其中有一艘还开往举起了革命旗帜的宜昌。

京汉铁路上的法国工程师&ldo;命令将所有的机车及车厢预先调到北方&rdo;,不让它们&ldo;落入革命军之手&rdo;1。

帝国主义列强都不愿意看到,也不相信正在中国发生的革命会取得胜利。

虽然革命阵营方面竭力表示他们并不打算得罪外国,并无&ldo;排外&rdo;的意思,但是帝国主义列强不无理由地担心,打在他们的走狗清朝政府头上的革命大棒有可能直接打到他们的头上来。

在武昌起义后八天,俄国驻北京公使向自己的政府报告说:&ldo;主要的危险在于叛乱可能延长,或具有敌视外国人的性质&rdo;,他甚至认为清朝政府在无法平定&ldo;叛乱&rdo;的情形下&ldo;可能试图把反清朝的运动转成反外国人的运动,正如1900年时它所做的一样&ot;2。

稍晚一点,日本驻华盛顿的代办也向美国政府表示,&ot;如任此种情形(指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引者)继续发展,不仅影响商务,恐将爆发类似拳乱之排外运动&ot;3。

清皇朝这艘船在革命的风浪中迅速地沉没下去,这对于帝国主义列强是出于意料之外的。

他们担心局势的发展会损害到他们的既得的权益,同时,他们又从中国国内的动荡局面中竭力寻求对他们有利的机会。

沙皇俄国认为这是它在东三省北部和蒙古、新疆加强自己地位的时机,它和日本约定,如果满洲发生革命,两国共同出兵干涉,它还乘机派兵到库伦(今乌兰巴托),勾结那里的王公活佛,制造了外蒙古的独立。

日本也曾考虑对中国局势实行武装干涉,它向列强探询,可否由它就近出兵中国,以&ldo;保护各国在中国的权益&rdo;。

英、美等国反对这种做法,它们认为,如果必须进行武装干涉,就应当由列强协商一致,共同行动。

在太平天国战争中,侵略中国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ldo;中立&rdo;的烟幕下武装协助清皇朝把革命镇压下去,1900年,八国联军公开侵入中国,镇压义和团革命。

但是现在的形势既同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大不相同,也同义和团运动时期大不相同,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沿用老的办法来解决他们所忧虑的问题了。

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已经深深地卷进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相互冲突中间,它们很难在中国实行共同的军事行动。

而且如果对中国进行武装干涉,最靠近中国的日本和俄国必然处于最有利的地位,这是西方列强所不甘心的。

这些固然是帝国主义列强没有对辛亥革命武装干涉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中国国内形势方面。

从武昌起义以后,革命的火焰迅速烧遍全国。

清皇朝的统治已经在人民中普遍地失去信任。

尽管这个革命有许多弱点,但它的基础是在卖国腐朽的清朝统治下活不下去了的几亿人民。

许多本来与革命毫无因缘的官僚、政客、军官、绅士纷纷跑到革命旗帜下来投机,这固然造成了革命队伍中鱼龙混杂的情形,但也是革命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的一个表现。

用少数的外国军队来扑灭这场革命火焰,不但不可能,而且还有促使这场革命发展为远比义和团运动广泛得多的&ldo;反对外国人的运动&rdo;,也就是反帝国主义运动的危险。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