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回 金戈铁马向京城3此章多文言不喜勿订(第2页)

众人都是不明其中牵涉,李光壂道:“只可惜那宋千户希濂值国家存亡之际,不能杀贼为国效力,且先不提那宋千户了。”

姜旭点了点头道:“那‘蝎子块’拓养坤在凤翔闻高闯就缚,惊惧万分而乃向孙公乞抚,却又迟迟不决,孙公统军至凤翔,闻其副贼张耀文弃拓来归,欣然纳之且待之甚厚,拓养坤遂解散群贼,以亲党百余人叩辕就抚,逾年复又叛去,孙公即令标营追而斩之。

既而击贼惠登相于泾阳、三原,惠登相狼狈西遁。

河南贼马进忠【3】、刘国能等十七部复又入渭南,孙公引军大溃之并追之出关,复合河南兵夹击,先后斩首达千余级。

马进忠等复扰商洛、蓝田,有叛卒与之合,将犯西安。

孙公遣左光先、曹变蛟追走之渭南,降其渠一条龙(非河南随同李自成围开封之一条龙),招还其胁从。

另募健儿击余贼,斩圣世王、瓦背、一翅飞,降镇天王、上山虎,又歼悍贼渠魁数人,关南稍靖。

复遣副将盛略等败贼大天王于宝鸡,贼窜入山谷,孙公追至凤翔。

他贼出栈道yu越关谋窜河南,孙公还军走伏斜谷击贼,复大败之,降其余众。”

【关于惠登相】

“时秦府四围屯军计有二万四千人,田地二万余项,田地都归属于豪门,兵丁只在花名册上。

经孙公治理,得士卒一万一千有奇,岁收屯课银十四万五千余两,米麦万三千五百余石。

先帝为之大喜,增秩赉银币。”

“会兵部尚书杨嗣昌召对平贼之策,请以陕西、河南、湖广、江北为四正,四巡抚分剿而专防;以延绥、山西、山东、江南、江西、四川为六隅,六巡抚分防而协剿;是谓十面之网,而总督、总理二臣,随贼所向,专事征讨。

是为四正六隅之策【4】。

时为崇祯十年(1637年)三月。”

“福建巡抚熊文灿以讨海贼功,大言自足办贼【5】,杨嗣昌闻而善之,会总督洪承畴、王家桢分驻陕西、河南。

王家桢【6】庸材不足任,杨嗣昌乃荐熊文灿代之,遂用为总理,督五省军务,剿抚兼施。

因议增兵十二万,增饷二百八十万。

其措饷之策有四,曰因粮、溢地、事例、驿递。

因粮者,因旧额之粮,量为加派,亩输粮**,石折银八钱,伤地不与,岁得银一百九十二万九千有奇;溢地者,民间土田溢原额者,核实输赋,岁得银四十万六千有奇;事例者,富民输资为监生,一岁而止;驿递者,前此邮驿裁省之银,以二十万充饷。”

【关于熊文灿】

四人又是惊讶的看了姜旭一眼,只听得姜旭补充道:“杨嗣昌者,字文弱,武陵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

改除杭州府教授,迁南京国子监博士,累进户部郎中、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

天启三年(1623年)因受阉党排挤,称病辞归。

崇祯元年,起为河南副使加右参政,移霸州,四年移山海关饬兵备,筑山海关两翼城,曾以御后金而叙功,乃以知兵而闻名朝野。

其父杨鹤,累官至兵部右侍郎,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然其实不知兵,一意主抚,贼既降复叛,遂逮治,杨嗣昌三疏请代,乃得减死,以洪承畴代任三边总督。

五年夏,杨嗣昌擢右佥都御史,巡抚永平、山海诸处。

七年秋,拜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宣大、山西军务。

时中原大饥而群盗蜂起,杨嗣昌请开金银铜锡矿,以解散其党。

又六疏陈边事,多所规画,帝异其才。

杨嗣昌旋以其父母相继去世而回家丁忧。

九年秋,兵部尚书张凤翼卒【7】,帝顾廷臣无可任者,即家起嗣昌。

杨嗣昌三疏辞而不许,至次年三月方抵京并予召对,杨嗣昌博涉文籍,多识先朝故事,工笔札善辨,先帝大信爱之。

张凤翼柔靡,兵事无所区画,杨嗣昌锐意图振,先帝益以为能。

每对必延时,所奏请无不听,先帝但言恨用杨嗣昌晚矣。

乃传谕:‘流寇延蔓,生民涂炭,不集兵无以平寇,不增赋无以饷兵。

勉从廷议,暂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