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第1页)
&esp;&esp;他心里堵着一口气,既然如今皇位上那个年老的天子以王忠嗣欲要尊奉太子为由要害他家将军,那他们还不如干脆就尊奉太子,反正大唐历代天子就没几个不是政变上位。
&esp;&esp;王忠嗣摇头道:我不是为了圣人,我是为了维护大唐的威仪啊。
&esp;&esp;大唐设有十镇节度使,倘若个个都觉得朝廷的命令不合心意便不遵守,那必定会藩镇做大,朝廷势弱,到时候大唐还能是万国来朝的大唐吗?
&esp;&esp;他王忠嗣的性命固然重要,可大唐在他的眼中更加重要。
&esp;&esp;王忠嗣温和的看着李光弼:生亦我所欲,死亦我所恶。可我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故不为苟得也,故患有所不辟也?。光弼,生死并不是我最在意的事情,守护好大唐才是将帅的责任,才是我毕生之愿。
&esp;&esp;身为手握四镇的节度使,王忠嗣比任何人都先察觉到了节度使制度的弊病。朝廷能不能命令得了节度使,全看节度使的良心,如今大唐朝廷强大,节度使尚且愿意听朝廷的命令,可倘若有一个节度使站出来公然反抗朝廷,那其余节度使就会有学有样在藩镇自立为王。
&esp;&esp;藩镇不听帝王命令的大唐还能是如今这个四海臣服的强大帝国吗?
&esp;&esp;王忠嗣知道他若是不愿意回长安,那谁也没有办法从数十万军队之中将他带回长安,李隆基亲自来也不能。
&esp;&esp;大唐一共十镇,他自己就掌握了四镇。
&esp;&esp;可那样和谋逆有什么区别呢?就算日后大唐会弱小,节度使会造反,可藩镇之乱不能从他王忠嗣始。
&esp;&esp;寿安公主说的对,安禄山日后一定会造反。光弼,你替我看着安禄山,莫让他损害大唐江山。王忠嗣走上前拍了拍李光弼的肩膀。
&esp;&esp;正如当年那样,那时李光弼
&esp;&esp;王忠嗣扶起大理寺少卿,哭笑不得:少卿何至于此?
&esp;&esp;我我对朝堂熟悉,我还有用将军别杀我啊。大理寺少卿看着王忠嗣亲切的模样更害怕了,老泪纵横扯着王忠嗣的衣袖。
&esp;&esp;谁家正常人知道自己要被压入三司会审还能这么平静啊!那不该骂两句狗官狗皇帝什么的吗?
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lwxs8.cc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