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国祥说出个名字。
朱铭顿感惊讶:“你怎么知道?”
朱国祥说:“当时的名臣,我只晓得有王安石、司马光和三苏父子。”
朱铭瞬间无语。
“这么说来,苏轼倒像是顽固派了。”
朱国祥说。
朱铭详细说道:“苏轼对于科举改革,也不是全都反对,他只是反对取消诗赋。
但这又属于改革重点,因为改革以前,诗赋在进士科的分量非常重。
一首诗,一篇赋,这两样写不好,考进士肯定要落榜。”
朱国祥表达自己的观点:“确实该取消诗赋,哪能靠文学作品选官?诗赋改成了啥?”
“申论。”
朱铭吐出个现代词汇。
“呃……好吧,非常合理。”
朱国祥做出最终评价。
苏轼,还反对试卷糊名,理由是可能选出道德败坏者。
朱铭随手拿起那本《孟子》,踱步走到书桌前,借助油灯的光亮翻看。
准确来说,这是一本《孟子章句》,由东汉经学家赵岐做注解。
朱铭只读过朱熹的《孟子集注》,上大学时囫囵翻了几章,就扔进抽屉里吃灰尘。
后来搞自媒体,为了做理学系列视频,他把《四书集注》都翻烂了。
古文水平倒是大有长进,可惜点击率低得愁人,而且掉粉非常严重,因为客观评价朱熹会被键盘侠拉黑。
此时此刻,阅读赵岐的《孟子章句》,朱铭自然而然想起《孟子集注》。
朱熹的种种批注,清晰浮现于脑海,跟赵岐的批注两相对照。
翻看几页,朱铭大概看明白了。
赵岐的批注一板一眼,下笔时特别守规矩。
而朱熹的批注则夹带私货,完美体现啥叫“六经注我”
,通篇都在用《孟子》阐述理学。
正要把书放回去,忽从书中掉出一张纸。
朱铭捡起来阅读,纸上抄写着王安石的《王霸论》。
末尾还有抄写者的读后感:朝闻道,夕死可矣!
王安石不仅是改革家,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理学家。
《三经新义》是改革派的思想武器,被王安石确立为科举唯一指定工具书。
司马光后来得势,也只敢把王安石的《字说》给禁了,依旧允许考生引用《三经新义》来答题。
无他,这三本书太厉害了!
甚至后来朱熹写《四书集注》,也是沿着《三经新义》的路子在走。
朱铭快速翻找完全书,发现书里夹着许多小抄。
除了王安石的文章,还有二程、张载、司马光、吕惠卿等人的作品,内容都是对《孟子》经义的阐述。
朱铭感慨道:“这本书的主人,看来是真心向学啊。”
古代资讯传播缓慢,书籍扩散也受地域限制。
武斗大陆,强者为尊,弱者为食!附体重生在三流家族的废柴少爷身上,秦岳并未彷徨,他坚信,终有一日,必定能够踏临大陆巅峰,混出一个牛逼哄哄的传奇人生!炼丹?打架?泡妞?踩逗比?秦岳不屑一笑九牛玄天鼎在手,天下尽归我有!何况炼丹和踩逗比这种小事情?至于美人,那是必须要泡的,还要多多的泡!...
二战结束,内战结束,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社会主义形象化的梦幻未来,被全国人民当口号喊了出来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点灯不用油,犁地不用牛饭前葡萄酒,饭后水果糖吃鱼吃肉啃猪头,走路苹果碰鼻头。那个时候的人们,为了建设新中国,迫切改变落后局面,空前热情,鞠躬尽瘁,并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例如铁人王进喜,英雄模范雷锋,突破帝国封锁回国效力的李四光等等。历经战乱血腥劫后余生,从战场上走下来的小兵叶戎,同样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充满希望与热情,恨不得亲眼目睹理想世界!他,穿越了,从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穿越到了2015年。横跨66年后的这个新世界,真实的呈现在他的眼前...
电脑意外爆炸,身死穿越到古代成为侯府庶出小姐,原本觉得这样的日子不错,结果总是莫名其妙的被害死,好在有个存档系统,如意无奈也只能查明真相,艰难求生,看如意一路是如何从一个侯府庶女,成长为受天下景仰的太后的...
谁说武修者不能得永生?谁说超级纨绔不能成为不灭武神?洒尽热血汗水,一切皆有可能!武之极,动天地,惊鬼神!本书群号116914335...
出生的婴儿都是闭着眼睛睡觉,而你却睁大着眼睛,看着夜空中的月亮,为师就给你取名向月。好好成长吧我尊敬的天女大人魂魄回归,是她师父用生命将之引导进入她的真身,并将其剩余的修为封印于她丹田内她身世如谜团,身处重重险境,看她如何一步步走向巅峰青年才俊帅哥美男环绕,谁能最后俘获她的芳心...
因为半夜嘴馋出来买夜宵,却不想突发车祸回到了八十年代,莫名成了守护一方的土地爷。本打算轻轻松松赚点香火,收点供奉,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却不曾想,因此而卷入一场风波当中。收鬼,斗神,行风,施雨,忙的一塌糊涂。谁说土地爷清闲自得,看我不一棍子敲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