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写作需要的生活不是指日常生活、饮食男女之类,能成为素材的"
生活"
,至少应该有三个条件:1.具有较鲜明、生动的形象;.具有独特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内涵。
因此,当作者在观察生活的时候,无论对人物、对故事、对环境,都应从上述三出发,勇敢地扬弃那些琐屑的、纷纷扰扰的"
流水帐"
,抓住真正有用的写作素材,渗透作者的思想、感情,使生活素材逐渐变成自己的东西。
三、严格选材,深入开掘191年,沙汀和艾芜写信给鲁迅,请教短篇的题材问题。
鲁迅回信:"
只要所写的是可以成为艺术品的东西,那就无论他所描写的是什么事情,所使用的是什么材料,对于现代以及将来一定是有贡献的意义的。
为什么呢?因为作者本身便是一个战斗者。
不过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
"
高尔基也过:"
在短篇中,正如在机器上一样,不应该有一个多余的螺丝钉,尤其是不应该有多余的零件。
"
这就告诉我们,写作短篇必须严格选择题材,深入开掘。
那么,短篇怎样进行题材的选择和主题的开掘呢?选材(一)撷新去陈,根据时代需要选材。
短篇的题材是没有什么限制的,凡是人类涉足的领域、产生的事件,都可以经过选择作为作品的题材。
但是,从美学价值和社会意义来考虑,我们就必须撷新去陈,尽量选择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所需要的题材来写。
(二)以见大,根据体裁特选材。
短篇这种体裁的形式特,要求作者不能象写长篇那样写人生的纵剖面,而必须写人生的横断面,就象是横着锯断一棵树,察看年轮可以知道树龄一样,短篇虽写人生中的一角、一段,也就可以窥见整个人生。
鲁迅、茅盾、巴金等作家为了在短篇中反映他们所处的时代,在写作短篇时,都是选取主人公人生道路上的某一段作为题材的。
因此,有经验的家在谈创作经验时就指出,创作短篇必须善于"
截取"
、"
选择"
。
如王蒙在《谈短篇的创作技巧》中就过,短篇构思的很重要的一就是要"
从广阔的、浩如烟海的生活事件里,选定你要下手的部位。
它可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它可能是一个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的人物,它可能是一个美好的画面,它也可能是深深埋在你的心底的一回忆,一情绪,一印象,而且你自己还一时不清楚。
这个过程叫作从大到,从面到,你必须选择这样一个‘‘,否则,你就无从构思无从下笔,就会不知道自己写什么。
"
(三)扬长避短,根据自己生活选材。
一般来,作者应该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因为这些题材是在自己的生活中积累的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写起来容易驾驭,而且能写得生动、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