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转头看向老村长,眼中带着探寻的意味,“这想法不小,钱从哪儿来?又怎么让娃娃们安心读书?”
老村长慌忙把旱烟袋别回腰间,从衣兜里掏出被汗水浸得发皱的笔记本,翻到夹着铅笔头的那一页:“领导您看,这是哥哥仔村长画的草图。
最底下五层是幼儿园,塑胶地板、滑梯秋千都得有;中间三十层是小学和初中,每层八个教室,还得有实验室、音乐室;最上面十四层是高中部,顶楼要建个天文台!”
他用指甲戳着纸上歪歪扭扭的线条,“陈暮说了,以后这楼就是‘知识的灯塔’,晚上亮起来,十里八乡的娃都能看见!”
老人戴上老花镜,仔细端详着图纸上密密麻麻的标注。
在“图书馆”
一栏旁,用红笔写着“目标十万册藏书”
;“计算机教室”
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方块,标注“要买洋人的电脑”
。
“教师从哪儿来?”
老人突然发问,“总不能让泥腿子教娃识文断字吧?”
“这您放心!”
老村长嘿嘿一笑,底气十足,“上个月刚从省城请来五个退休老教师,每人每月给双倍工分!
哥哥仔村长还写信到师范学校招人,说只要愿意来渔村教书,免费分房子,娃娃学费全免!”
他压低声音,像说什么机密,“偷偷告诉您,现在邻村的娃都吵着要来咱这儿读书,每天天不亮就走十几里路!”
这时,抱着公文包的秘书递来一份文件,是《渔民村教育发展五年规划》。
老人翻开,里面详细列着师资培养、课程设置,甚至还有“双语教学试点”
的计划。
“英语课?”
老人挑眉,“教娃娃说洋话做什么?”
“哥哥仔村长说,以后要和外面做生意,不懂洋文可不行!”
老村长解释道,突然想起什么,朝远处招手。
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小姑娘跑过来,红扑扑的脸蛋上沾着粉笔灰。
“这是咱村第一个英语老师,从香港回来的知青!”
小姑娘有些局促地扯了扯洗得发白的衣角,用标准的普通话说道:“领导好!
我们现在教孩子们用英语说‘我爱渔村’‘劳动最光荣’,下个月准备排演《白毛女》的英文话剧!”
老人笑着点头,目光又转向工地另一侧用芦苇帘子隔开的简易棚子,那里不时传出病人的呻吟和药罐子的咕嘟声。
“医院的事,给我说说。”
老村长立刻来了精神:“我们村规划的医院就在学校对面,也是49层!
底下十层是门诊部,x光机、心电图机都要买;中间二十层是住院部,单人病房、产房都有;最上面十九层是手术室和研究中心!”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直飞,“以后咱渔村的人,生个大病不用再跑省城!
上个月有个孕妇难产,多亏从广州请来的老大夫,用了陈暮弄来的进口药,母子平安!”
老人皱了皱眉:“建医院不是小事,医疗器械、药品供应,还有大夫的医术……你们能行吗?”
“我们请人!”
老村长急忙说道,指向棚子里正在给病人换药的一名年轻医生,“他就是医科大毕业的,被我们村高薪聘请过来。
哥哥仔村长说了,以后医院的医生,都会从全国名校里聘请过来。
绝不会比正规医院差。
我们村能赚钱,会赚钱,就要会花钱。”
老人家听闻,连连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