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42章 中国象棋大师(第4页)

陈松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深沉善变,尽得师门心法,而绵密精炼更胜乃师。

陈在抗战期间,走遍湘、桂、黔、滇,未逢敌手,又曾参加穗、港、澳埠际赛,获个人长胜将军。

解放后,远游上海、南京,亦所至告捷。

当时杨官璘也正是北征载誉归来,于是在1953年夏,两雄相遇,在广州岭南文物宫举行十局大赛,赛程经过,非常紧凑,结果杨官璘胜四负三和三,多胜一局。

1954年与1955年,杨陈又分别在广州、上海作十局大赛,结果也是杨官璘获胜。

董文渊饮誉棋坛二十余年,未满二十岁,即击败当时的国手“七省棋王”

周德裕,震撼棋坛。

杨官璘初到香港时,也曾败给董文渊一局。

但自1952年杨成名之后,杨董先后比赛数十局,都是杨官璘获胜。

1955年在武汉之战,杨更是大捷,在八局对赛中,董仅胜一局。

何顺安是华东一流高手,成名在董文渊之后,但攻杀凌厉,却在董上。

他在去冬今春,曾先后打败陈松顺、李义庭、朱剑秋等高手,于是在今夏挟战胜群雄之威,在上海和杨官璘作十局大赛,结果杨五胜五和,又以压倒之势大胜。

广州是全国象棋高手最多的城市,1955年春岭南文物宫主办“七雄夺鼎赛”

七雄乃:杨官璘、陈松顺、卢辉、袁天成、覃剑秋、朱德源、陈鸿钧,都是棋坛上顶尖儿的人物。

结果杨官璘雄据擂台,任由六雄轮流攻打,又保持了不败的纪录,夺得银鼎。

李义庭1953年在上海棋坛出现时,年方十六岁,就击败朱剑秋、侯玉山,迫和陈松顺、董文渊、何顺安等名手,当时杨官璘和他对弈四局,也是比对成和。

1955年春他到广州比赛,又击败陈松顺,声名更著,有“棋坛慧星”

之称。

但最后碰到杨官璘,却以四和二负见败。

其后几次公私对弈,也是杨官璘占胜。

杨官璘初遇李义庭时,大抵因摸不住对方家数,才被对方战成平手。

其后,杨官璘每战都采紧密缠打的对杀战略,李义庭究输在欠缺经验,走对攻局就不是杨官璘的对手了。

除掉这几场重要的战役外,其他名手如“棋坛总司令”

谢侠逊、华东棋坛名宿窦国柱、“中炮大王”

林奕仙、湖北名宿罗天扬、扬州三剑客”

一朱剑秋等,也都先后败在杨官璘之手。

杨官璘不但实战的成绩极其辉煌,而且对弈艺的阐扬,也有很大贡献。

例如在布局法上创新式五六炮开局法,独成一家;对古谱拆法的错误,如五七炮弃车局、当头炮弃马陷车局等,都有所纠正,详列著法,真可说是“探古人未载之秘,穷古人未得之源”

著有《棋国争雄录》、《弈林新编》、《弈林精华》等。

在《棋国争雄录》中,杨官璘将他与各方名手的对局,以及其他一流名手的对局,兼收并蓄,集取精英,详加评释,句句精辟,固可供读者揣摩,俾熟习各派大师的著法。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