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957年、1959年先后获第二届、第四届全国象棋赛冠军。
1958年获得全国第三名。
1959年获得第一届全运会象棋赛冠军。
1962年与胡荣华并列第六届全国象棋赛冠军,计先后四次获全国冠军。
1965年至1981年曾三次获全国比赛的亚军,多次获其他优胜名。
1977年,至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
1977年2月作为中国队的一员,参加在马尼拉举行的“中、菲、马、港象棋名手邀请赛”
,获冠军。
1980年、1981年、1982年代表广东队获全国团体冠军。
1982年被授予国家第一批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1987年获得六运会象棋赛金牌,同期获得“健力士杯”
冠军。
1999年以不败战绩捧走“元老杯”
成了名符其实的棋坛老元戎。
由于杨官璘在国际、国内象棋比赛中的优异成绩和对象棋界的杰出贡献,1999年被评为“新中国棋坛十大杰出人物之一”
。
杨官璘退役后,从事中国象棋文化研究和教育工作,学生满天下,其中包括“岭南双雄”
吕钦、许银川等特级大师。
1905年香港举办港、穗,澳三角象棋赛,杨官磷从东莞出来参加,那时他的棋艺虽已有了提高,但和第一流名手的功力,距离尚远,在象棋圈里,也还没有什么声名。
他感到天才必须辅以学力,无师必须觅师,他所觅的“师”
乃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棋谱。
他在香港这段期间,曾闭门修炼,排拆古今名谱,研究高手对局,终于豁然贯通,而且修正了不少古谱的错误。
这时他功力大进,已跻进一流之列了。
就在那年,香港的象棋会举办了一次会员赛,他击败卢辉的高足李志海而获得了冠军,自此奠定了他在棋坛的地位。
1951年杨官磷回到广州,回去后不久就参加在上海举行的华东华南区际赛,荣获冠军。
第二年和华南另一名手陈松顺联袂北上,与上海、汉口、北京各地名手较量,从未输过一局,震惊了整个棋国。
棋坛好手都认为他的棋艺,超妙稳健,两俱有之,已熔“南黄北周”
即黄松轩与周德裕于一炉,而且有凌驾之势。
杨官璘登上国手的宝座,这不是容易的,那时的高手很多,每人都有看家本领,要保持不败纪录,那非但要有自己独到的心得,而且得通晓各家各派之长。
陈松顺是华南“棋怪”
钟珍的首徒,钟珍的棋阴险毒辣是出了名的。
当年“华南四大天王”
之首的黄松轩以中炮夹马、大刀阔斧的攻势见长,但一对钟珍,却毫无办法。
据说新式象棋开局法中,屏风马对当头炮的炮二进一抵御攻方过河车的着法,便是钟珍首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