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年度个人报告考核,博士生涯的第一次“大考”
。
在腐国读博,和其他地方不一样,采用的是阶段考核,而第一年的这场个人报告和答辩,就是最重要的关卡,如果这关过不去,你就只能拿着一个MPhil(研究型硕士)的“前博士候选人”
名号,要么重新找个学校重头再来,要么带着简历,找个工作。
李乐站在投影幕布前,穿着件大小姐带着娃来探视时候,在安德森与谢泼德定制的三件套西装。
虽然眼底的淡青在强光下无所遁形,瘦了二十多斤的身形,也少了点儿雄壮,但配上有些疲惫的苍白的面孔,却更多了贵气和温柔的优雅。
如果被拍下照来,放到十几年后的小某书上,再配上诸如,“霸总风格,我的禁欲系男神”
,“西装是男人的黑丝,如何穿出你的型男风”
,“西装微敞,口水流淌,集美们,看啊”
肯定会火上一阵。
可小李秃子这时候,只觉得被衬衫领带箍的慌,大小姐还是有些小心思在里面的,让裁缝做的过于修身了些。
屏幕上是他精心打磨的报告标题,《虚拟社区的馈赠与权力:联网亚文化文化群体礼物交换的象征资本转化研究(2001-2004)》。
幕布左侧的长桌后,坐着决定他阶段性命运的“陪审团”
。
作为主导的森内特教授坐在最外侧,抱着膀子半眯缝着眼,好像下一秒就会打起呼噜。
中间是克里克特教授,银灰色头发被梳的一丝不苟,深色套装衬得她像一尊冷硬的学术雕塑,面前摊开着李乐的厚厚报告,红笔已悄然就位。
老太太旁边,是一个让李乐直嘬牙花子的身影,那位博士申请面试时的藤岛教授,正用一种近乎审视出土文物的目光,挑剔地扫视着屏幕上的每一个字。
那张标志性的、紧皱如菊花的脸,此刻更像被酸液浸泡过。
最外侧,则是系学术委员会那位可爱的胖胖的主任,詹金森教授。
“.....综上,”
李乐说道,“互联网亚文化群体的礼物交换体系,正经历从无意识的分享到策略性的资本运作的过渡。”
“虚拟礼物虽无形,其承载的债与权却深刻塑造着群体内部的权力地图。
这种象征资本的流动与转化,是理解其组织形态、内部凝聚力乃至抵抗主流文化策略的关键切口。”
李乐结束了陈述,微微欠身,“谢谢各位教授。
请提问。”
没有掌声,只有翻动纸页的沙沙声。
詹金森教授左右瞅瞅,先开了口,“森内特教授?你有什么要问的?”
“我就算了,李乐写的时候,已经问了。”
“好吧。
我先来。”
詹金森抛来几个温和但切中方法论要害的问题,李乐应对从容。
之后,克里克特的问题直指理论对话的深度和案例分析的严谨性,李乐虽被逼得有些麻爪,可经过几个月的“蹂躏”
,思路清晰,引经据典,回应也算得上扎实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