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503章 祖国南北对角线的爱情(第1页)

春城是个好地方,观鸥、赏樱,映照滇池、西山、茶花、烟柳。

春城是个好地方,闲坐、漫游,品味慢调、烟火、滋味、浮沉。

五华月、翠湖灯。

寒暑、往来、形胜、江湖庙堂。

李乐和曾老师,扔下快把孩子造出来的姜小军,从香格里拉去到了春城,准备在这里转个两天,再回燕京。

踏上春城,一时雨歇,热浪被风滤过,透出几分凉润。

翠湖堤岸,垂柳拂水,如绿烟轻笼。

水面掠过点点迅疾的红嘴鸥,在夏末便早早试探着归程,白羽划过半空,天地间,似有最细的绳子牵引着水天。

西山侧卧水畔,形似酣眠的丽人,雨雾渺茫中若隐若现。

那山影投入水色,人与万物都沾染了一抹朦胧的清气。

金马碧鸡二坊已自褪去了镀金的壮丽,露着木石本色的筋骨,却更为古朴浑融。

坊上剥落的花纹,雨点敲在坊壁的旧痕上,声音如同光阴碎步行走,踏过几百年。

人在这古物的侧畔,不过是朝露里飘忽的尘粒,刹那相逢。

直到檐角偶然溅下的积水,打湿了额头,才惊觉光阴正从飞檐铜瓦渗下不绝的清响。

圆通寺殿宇巍然,古树参天,枝叶纷披,遮蔽了天光,只漏下几缕抚过石阶上的苔痕。

曾敏在香烟缭绕里合掌默立,李乐立于一旁,听殿中诵经声低回起伏,如林间暗流,自心底悄然滑过,洗尽尘嚣。

香火升腾,浓淡相间,蝉鸣在檐角轻摇,寺外喧嚣被滤得温软,只闻得木鱼声。

临窗坐了翠湖边的小馆,雨点犹轻轻敲打檐头。

几样小食,米线盈碗,汤色微漾澄明如玉,将金黄色菊花瓣沉入,便晕开一片晶莹。

玫瑰饼饼皮酥得掉渣,内馅是糖渍花瓣,甜里沁一丝涩。

破酥包子,面皮如蝉翼层叠,一口咬下,云腿混着蜂蜜的咸甜在口中回荡。

此时,李乐才想起汪老爷子说过的,春城好滋味都在市井檐下。

窗外雨雾漫涌成幕布,倒映的灯火渐渐洇开,倒比灯盏自身愈加缥缈遥远。

夜色浓稠如同墨染,行迹蜿蜒到大观楼前。

雨暂霁云未散,五华山似被濯洗过的铜镜,清辉冷冷地泻下来,照见楼前匾额下抱柱长联如卧龙游走于漆木之间。

曾敏缓声诵那长联上关乎乾坤的墨痕,“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

月光清冷浸透了每一个字句,更添万古萧疏之寒。

浩荡之意随着月辉垂落肩头,竟觉眼前这湖这月这楼,早将前尘往事酿成了浩瀚静穆,一石一栏,承托了无数寒暑。

偶然伫立其中,不过是偶然相接又必然离散的两条微澜,融进亘古流波中去。

灯影绰约,与湿漉漉的石板路相映成趣。

母子俩并肩缓行,仿佛嵌入了这城千年不惊的慢板节奏里。

此处春城,温柔地将时光织入行人的步履,原来所谓闲情,便是把脚步放缓,容万物渗入身心,从容咀嚼。

所谓雅致,不过是在湿漉漉的行走,却偏偏能觉出那暖意,并借它烘干灵魂中每一寸的微凉。

鸥鹭渡水,春城自有一种恒常,温厚静默如滇池,将无数过客身影悄然卷入澄澈。

来者往矣,形胜依然在。

行旅至境,并非抵达了某处盛名之地,而是心魂浸透了一方水土的呼吸与体温。

当异乡的雨丝渗进骨缝,记忆便成了体内最温润的指针,总是指向那未曾干涸的暖意之源。

第二日,大晴天。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