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肃中堂才干,世上少有,有他和其他七位王公大臣辅佐,哪里还要太后操心。
"
"
大行皇帝临终前授了两颗印信给两位太后,一颗印曰御赏,送给慈安太后,一颗印曰同道堂,送给慈禧太后。
大行皇帝说,今后上谕必须经两位太后审阅,前盖御赏,后盖同道堂,方可发出。
"
王闿运这几句话,解开了曾国藩心中的大疙瘩。
这些日子发来的上谕,上面都盖有这两个印章,他一直不解这是何故。
他暗暗地想:大行皇帝此事办得欠思量,倘若顾命大臣拟的旨与太后意见相左如何办呢?不料,王闿运把他心中的顾虑挑明了:"
大人,假使肃中堂办的事与太后完全一致,那就好办,或者太后不管事,只履行钤印手续也好办,但偏偏那慈禧太后也有才干,好师心自用,今后有戏看了。
"
曾国藩的心开始紧张起来,自古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大事必得圣心独裁才是。
太后、顾命大臣共同处理政事,的确会增加许多麻烦。
皇上一贯英明,为何这事又不英明呢?
"
大人,我想总有一天,太后会借她六岁儿子之口,对肃中堂他们下毒手的。
"
王闿运漫不经心地说。
曾国藩的手却突然像被马蜂刺了一下似的抖起来。
"
没有这样的事,不要乱说。
"
话虽严厉,但语气缓和,脸上亦无愠色。
"
大人,肃中堂力矫弊政,重用汉人,尤其重用大人和湘军,是我大清兴盛的栋梁。
但肃中堂也有致命的弱点,他权欲太重,心胸狭窄,我看他早晚要出事。
"
曾国藩不愿意看到肃顺垮台,这对他、对湘军都是不利的。
他微笑着对王闿运说:"
肃中堂于你有知遇之恩,你应该指点他一下,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帮他的忙。
"
"
肃中堂这个弱点我说过多次,但没有引起他的重视。
这次我特地从济宁日夜兼程赶到安庆,就是想请大人为国家,为肃中堂,也为湘军办一件事。
"
王闿运恳切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