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09续(第2页)

他让阿武画出玛雅人记录的“绳测法”

,与书中的图形如出一辙。

围观的印第安学生突然爆出欢呼。

他们中不少人因“使用异端计数法”

被惩罚,此刻终于明白自己的传统并非谬误。

一个少年用玉算盘算出了石板上的题目,结果与赵莽的十进制答案完全相同,激动得满脸通红。

总督的脸色渐渐缓和。

他想起治理银矿时的困惑:西班牙账房用十进制,玛雅矿工用二十进制,两边的报表总对不上,原来只是换算问题。

“明天开始,两种进制都允许使用。”

他挥挥手,“但必须统一换算标准。”

赵莽趁机拿出金面具内侧的换算表:“玛雅数字‘·—·’(7)对应十进制7,‘——0’(10)对应10,我们可以制定对照表,就像银矿的色差,用树皮镜能统一识别。”

这种尊重差异又寻求共识的方案,让胡安神父也哑口无言。

离开大学时,夕阳将石板上的算式染成金色。

赵莽看着两种进制的数字在余晖里渐渐融合,忽然想起“银钞同盟”

老掌柜的话:“做生意要懂换算,做人要懂变通。”

数学的本质从不是固执于某一种形式,是在差异中找到共通的理。

阿武背着玉算盘,兴奋地说:“以后印第安孩子不用偷偷学自己的算学了。”

赵莽望着教堂尖顶的十字架,觉得那交叉的线条像极了两种进制的交汇——十进制的竖线与二十进制的横线,在真理的顶点相遇。

金面具在行囊里与算筹相撞,出细碎的声响。

赵莽知道,这场辩论的胜利,不在于证明哪种进制更优越,而在于揭示了数学最朴素的本质——就像银矿的反光,无论呈现淡金还是铅灰,终究是银的光芒;无论用二十进制还是十进制,数字背后的规律永远相通,这才是跨越文明的真理。

回程的路上,石板上的算题还未被擦掉。

两个孩子蹲在那里,一个用玉算盘,一个用石子摆十进制,算着算着突然相视而笑——他们的答案相同,眼里的光也相同,像两束不同颜色的光,在同一片阳光下闪耀。

《中西算学通解》

赵莽将最后一页书稿放在晒谷架上时,塔斯科矿的阳光正穿过水晶棱镜,在纸页上投下道细碎的光谱。

玛雅数字“·—·”

(7)与汉字“七”

并排而立,旁边用红笔标注着“塔斯科银每两换粟六斗”

,算理旁还画着幅小小的棱镜结构图,折射的光线恰好落在换算公式上。

“总算成了。”

阿武用麻布擦拭着满是墨迹的手指。

这本耗时半年写成的书稿,前半部分用玛雅20进制记录银矿产量,后半部分用《九章算术》的粟米法换算贸易比例,中间的插页则是水晶分光仪的制作图解,将两种文明的智慧拧成了股绳。

三天前,“银钞同盟”

的商船队在马尼拉港因换算标准混乱,与当地商人爆冲突。

同样重量的银锭,按玛雅进制计算与十进制得出的兑换结果不同,差点引械斗。

赵莽那时就下定决心,要编本能让双方都看懂的贸易算学手册。

他先教玛雅工匠认识汉字数字,用玉米粒摆出“一”

到“十”

的形状,再对应玛雅的“·”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