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13(第11页)

赵莽让船队按修正后的坐标航行,三小时后,声呐屏上出现了片密集的金属回声,与1.5度误差指向的位置完全吻合。

深夜的打捞船上,第一块银帆残片被吊出水面。

残片边缘的玛雅纹饰里,刻着组微小的数字:1.5。

伊察姆用家族秘传的解读法翻译出旁边的象形文:"

当金星与历法相差一箭之地,便是银帆停泊的坐标。

"

原来这误差不是自然形成的岁差,而是玛雅工匠故意留下的定位密码——他们早已算出三百年后的星辰偏移,用这个永恒的1.5度,给后来者留下了找到幽灵船的钥匙。

黎明的霞光里,改良六分仪的双刻度盘同时对准升起的金星。

西方刻度显示的高度,与中国方位角的交叉点,恰好落在打捞船的正下方。

赵莽望着逐渐浮出水面的"

圣玛利亚号"

残骸,船身的银帆仍在按崇祯十年的星图闪烁,1.5度的误差此刻成了最精准的指引,仿佛三百年前的工匠正通过星辰的偏移,亲手将他们引向沉船。

"

您看这里。

"

林夏在残骸的船长舱发现了本日记,最后一页画着幅奇特的仪器图——西方六分仪的弧圈上,粘着段中国圭表的刻度。

旁边的批注用拉丁文写着:"

当两种刻度同时指向1.5度偏差,银帆的秘密将重见天日。

"

赵莽突然明白,改良这台仪器的不是他,而是四百年前那些试图融合中西历法的先驱,他不过是接过了他们未完成的工作。

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打捞上来的银帆上时,赵莽将改良六分仪的读数刻在金属板上。

西方360度与中国十二辰的刻度在阳光下交织,1.5度的误差被红漆标出,像个骄傲的勋章。

他在航海日志的最后一页写下:"

所谓误差,从来不是文明的错漏,而是星辰留给人类的路标——当西方的角度遇见中国的方位,那1.5度的偏差里,藏着所有失踪银船回家的路。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银钞同盟的船队开始返航时,改良六分仪仍在工作。

幽灵船的信号逐渐微弱,最后的闪光恰好落在1.5度误差的刻度上,与《崇祯历书》的修正值形成完美闭环。

赵莽望着船舱里堆积的银帆残片,突然懂得那些跨越时空的测量者们,早已用东西方的智慧,在星辰与大海之间,织就了张捕捉真相的网,而这0.1度的精度提升,不过是文明对话的又一次深呼吸。

第二十一章星轨修正值

赵莽的钢笔在演算纸上划出第17道弧线,玛雅历法的金星公转周期224.7天,正与中国农历的太阳历365.25天形成交错的齿轮。

当两个周期在图表上第三次咬合时,交点处的偏差恰好累积到1.5度——这个数字像道闪电,劈开了幽灵船定位的迷雾。

“每20年差1.5度,完美吻合卡顿周期。”

林夏将计算器显示屏转向众人,屏幕上的折线图在20年节点处总会陡峭上扬,与玛雅“长计数历”

的卡顿标记形成精准的对应。

赵莽突然想起改良六分仪实测的1.5度误差,原来那不是测量失误,而是两种历法在三百年间积攒的“时间利息”

银钞同盟的观星台顶,双轨记录仪正在同步运转。

左侧屏幕显示玛雅祭司的算法:以金星为锚点,224.7天循环一次;右侧则是《崇祯历书》的太阳历模型,地球公转的角度被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

当第20个年头的刻度线出现时,两个屏幕的星图突然错开1.5度,像被时间拉开的窗帘缝。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