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1-12岁:培养理性决策能力
临近青春期的孩子已具备初步的抽象思维,能理解"
预算储蓄性价比"
等概念。
家长可以逐步增加实践难度,引导他们学习规划与选择:
二、生活场景渗透:让金钱教育自然发生
超市是最直观的欲望训练场,货架上的零食、玩具不断刺激着孩子的占有欲。
家长可以在购物前、中、后三个环节进行引导:
-购物前制定清单:出发前和孩子商量:"
今天我们需要买牛奶、鸡蛋和面条,这是我们早餐要用的;你可以选一样想要的零食,但不能超过10元"
,让孩子参与清单制定,增强规则意识。
-购物中强化决策:当孩子索要清单外的商品时,用具体问题引导思考:"
这个奥特曼玩具和你上次买的有什么不一样?家里的玩具够不够玩?如果买了这个,这个月的零花钱就不够买漫画书了哦"
。
-购物后复盘总结:回家后一起整理物品,回顾购物过程:"
我们买了需要的牛奶,也买了你想要的薯片,这样既满足了生活需要,也有小小的快乐,是不是很好?"
对于孩子的哭闹撒泼,家长需保持原则但态度温和。
妈妈知道你很想要那个玩具(接纳情绪),但我们今天的预算里没有它(明确规则),如果你真的喜欢,可以用三个月的零花钱攒够钱来买(提供解决方案)"
。
零花钱管理:学习自主规划的试金石
零花钱是培养财务管理能力的最佳工具,但金额设定、发放方式、使用指导都需要科学设计:
当孩子因冲动消费后悔时(如买了不好玩的玩具),不要指责"
早说过你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