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错误示例:仅用一根手指按压单侧鼻孔、按压时说话或吞咽、按压时间不足3分钟就松手,这些都会导致止血失败。
2冷敷法:通过低温收缩血管
冷敷的原理是利用低温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流量,辅助按压止血。
操作时需注意:
-冷敷部位:优先选择额头或鼻梁(鼻根至鼻尖的区域),这两个部位距离鼻腔血管较近,降温效果更直接。
也可冷敷颈部两侧(颈动脉附近),通过降低颈部血流温度间接帮助血管收缩。
-冷敷工具与防护:可用冷毛巾、冰袋(裹上毛巾或纱布),或直接用冷水浸湿的纱布。
若使用冰袋,必须包裹毛巾,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导致冻伤(尤其是儿童皮肤娇嫩,冻伤后可能出现红肿、疼痛)。
-操作时长:每次冷敷1-2分钟后暂停10秒,再重复进行,总时长可与按压同步(5-10分钟)。
过度冷敷可能引起头部不适,需适度控制。
-搭配使用:冷敷最好与按压同时进行——一人按压鼻翼,另一人协助冷敷,止血效率更高。
注意:冷敷仅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按压。
若单独使用冷敷而不按压,对于较活跃的出血往往效果有限。
三、辅助止血手段:填塞与反射刺激法的合理使用
对于少量出血或按压后仍有轻微渗血的情况,填塞止血和勾中指法可作为补充手段,但操作时需避免过度刺激鼻黏膜。
1填塞止血法:清洁与适度是前提
填塞的作用是通过物理屏障直接压迫出血点,尤其适用于按压后仍有少量渗血的情况。
操作要点包括:
-材料选择:必须使用干净的医用棉球、无菌纱布,或家中经过消毒的干净纸巾(避免用粗糙的卫生纸,其纤维可能残留鼻腔引发感染)。
若有条件,可在棉球上蘸少量生理盐水,增加湿润度,减少对黏膜的刺激。
-填塞深度:将棉球轻轻塞入出血的鼻孔,深度以“刚能接触到出血点”
为宜(约1-2厘米),无需塞得过深。
过度深入可能损伤鼻黏膜,或导致取出时再次出血。
-配合按压:填塞后需继续按压鼻翼5分钟,使棉球与出血点紧密接触,增强止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