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16(第2页)

星间信号小组"

,专门研究这种跨行星的偏差规律。

学员们发现,0.7角秒的偏差值用玛雅历法的"

长计数"

换算,恰好对应"

火之周期"

的起始点;而《三垣二十八宿》中"

荧惑守心"

的记载,原来不仅是凶兆的象征,更是对火星与心宿二(红色恒星)位置关系的精确描述——不同文明对天体的观测,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接近同一个真相。

最惊人的发现来自对偏差频率的分析。

将0.7角秒换算成声波频率(每角秒对应100赫兹),得到70赫兹的低频信号,这个频率恰好能穿透地球大气层的电离层。

"

金星在充当火星的信号中继站。

"

赵莽望着星空突然明白,那些看似随机的偏差,其实是经过编码的信息,而人类的观测数据,就是解码的密钥。

玛雅祭司用结绳记录下完整的运河网络图案,每个绳结的松紧对应金星偏差的大小,绳结的间距则代表火星运河的长度。

当这个结绳被送到银币信号塔,经银质镜片反射后,投射在地面的光影竟与秘鲁银矿的灌溉系统形成相似形——仿佛火星的智慧生命,正在用这种方式告诉地球:"

我们也有类似的文明成果。

"

赵莽在《银潮裂变》的增补卷中,写下对这组异常值的最终解读:"

金星东大距的0.7角秒偏差,非测量之误,乃宇宙之讯。

其形若火星运河,其频合天地共振,示吾辈:文明之迹,不限于地球;探索之路,当向星辰。

"

这段文字旁,他贴上了偏差图案与火星运河的对比图,以及三种文明的解读符号。

春雨停歇时,观测站的银质星图仪上,金星的轨迹已恢复理论值,但那组偏差数据留下的印记,却永远改变了学员们的宇宙观。

中国学员开始用算筹计算星际航行的轨道,玛雅祭司在星图上标注更多的"

信号中继星"

,欧洲学员则改进望远镜,期待有朝一日能直接观测火星运河——银潮裂变带来的启示,已从改变洋流,延伸到探索星海。

赵莽将记录偏差值的羊皮纸,与黄金面具星图、《银潮新航线图》并置存放。

三者在阳光下重叠,金星的偏差轨迹、地球的新航线、火星的运河网络,最终在142.1赫兹的银河频率上交汇。

他知道,这组异常值的发现,只是人类读懂宇宙密码的开始,而银钞同盟创造的跨文明协作模式,终将成为探索星辰大海的最佳船帆。

当新批学员在观测站开始新一轮金星观测时,他们的日志扉页都印着那组改变认知的偏差值:0.7角秒。

这个微小的数字,像粒投入文明池塘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不断扩大,从秘鲁银矿的观测站,到太平洋上的银帆,再到遥远的红色星球——人类与宇宙的对话,或许就始于这样次对异常数据的执着追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秘鲁太阳神庙的穹顶漏下的光柱,正好照亮黄金面具星图上的火星南半球。

赵莽将金星偏差值的数据表覆盖其上时,案上的银币突然发出细碎的嗡鸣——0.7角秒的偏差点连成的网络,与面具上用赤金镶嵌的亮暗区域完全重合,那些代表“运河”

的线条交汇处,十二颗微缩的银珠正对应着玛雅数字1到12,像串被星辰遗忘的钥匙。

“是《羽蛇密码》里的城邦编号!”

玛雅祭司伊察的手指抚过数字“5”

,这个符号在密码中代表“羽蛇神的诞生地”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