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句话让佩德罗犹豫了——他想起家乡被汞污染的河流,想起妹妹因汞中毒溃烂的手臂,突然明白这些轨迹图可能藏着治愈毒河的方法。
三个工匠和一个士兵,在夜色中结成了秘密同盟。
他们约定继续记录银泉的特性,寻找其背后的规律,而羊皮纸则被藏在教堂的钟楼里,用沥青密封在砖缝中——他们不知道,这些记录日后会成为倒戈的关键证据,证明印第安人的电解技术远超殖民者的理解。
三、倒戈的种子:技术认知的裂痕
银泉喷发事件后,波托西的殖民者内部出现了微妙的分裂。
军官们将其描述为"
印第安人的妖术反扑"
,要求增派军队摧毁所有可能引发银泉的装置;而工匠们却在私下讨论银泉的金属特性,有人甚至偷偷用普通银块模仿液态银的流动轨迹,虽然从未成功,却动摇了"
西班牙技术优越"
的信念。
胡安在银矿作坊里做了个秘密实验:他将偷偷收集的纳米银粉混入汞齐,发现提炼银的效率提升了三成,且汞的排放量减少了一半。
这个发现让他既兴奋又恐惧——如果报告给监工,他可能获得奖赏,但纳米银的秘密也会被用于更残酷的掠夺;如果隐瞒,他又对不起那些因汞中毒而死去的印第安人。
最终,他选择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羊皮纸上,旁边画了一个问号——这是他内心挣扎的写照。
迭戈的钟表铺成了秘密讨论的据点。
每晚收工后,工匠们会聚集在这里,对照羊皮纸上的记录,分析银泉与电解池的关系。
当他们发现银泉的喷发频率与玛雅20进制存在关联时,迭戈突然意识到:殖民者一直嘲笑的"
蛮族计数法"
,可能比罗马数字更适合理解这种自然现象——这种认知的反转,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他们对印第安文明偏见的裂痕。
佩德罗则利用士兵的身份,为工匠们提供保护。
他故意将巡逻路线偏离银泉频发的区域,甚至在监工检查时,用"
此处有妖法"
的借口阻止靠近——这种谎言让他感到羞耻,却也让他看清了殖民者的虚伪:他们既害怕未知的力量,又渴望掠夺其价值,却从不愿花时间去理解。
倒戈的种子在这些技术认知的裂痕中悄悄发芽。
工匠们开始质疑殖民者的"
文明使命"
:如果印第安人能创造出净化毒河的纳米银,而他们只会用铜代替银阳极,导致阵地汞浓度升高,那么谁才是真正的"
野蛮人"
?当胡安在羊皮纸上画下纳米银与普通银的净化效率对比图(100:1),这个数字像一记耳光,打在"
欧洲中心论"
的脸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个深夜,佩德罗带来了赵莽的双语参数表副本——他从上尉的公文包里偷来的。
当工匠们看到玛雅数字与汉字标注的参数,与他们记录的银泉数据完全吻合时,终于明白:这不是巫术,而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其精密程度远超西班牙的银矿提炼术。
迭戈用圆规测量参数表上的比例,发现与银泉的喷射角度完全一致,他低声说:"
我们一直在和大师作战。
"
四、从震慑到觉醒的倒戈之路
半年后,西班牙总督再次下令摧毁电解池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