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19(第17页)

从十六星连珠到下次相会,正好是天,相当于180个玉米生长季(玛雅人的农业周期)。

在这期间,玉米的产量会呈现周期性波动,峰值恰好出现在三星鼎足的年份——这不是迷信,而是引力变化影响地球气候,进而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科学现象,玛雅人用农业数据记录了天文周期的地面效应。

欧洲传教士带来的望远镜,让赵莽得以提前观测三星的运动轨迹。

他连续三个月记录金星和火星的黄经(天球坐标),用线性回归法预测冬至夜的位置,结果与《崇祯历书》的推算完全吻合。

当他将数据用十六进制记录(地球位置"

10"

,金星"

20"

,火星"

30"

),发现三者的差值均为"

10"

,构成完美的等差序列——这种数学上的和谐,证明三星的相对位置是宇宙规律的必然结果,而非随机排列。

三、十六星连珠的时间密码

冬至夜的特殊性不仅在于日照最短,更在于星辰的排列角度。

赵莽计算发现,此时十六颗亮星连成的直线,与地球赤道面的夹角为23.5度,恰好等于黄赤交角(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

这种"

角度共振"

能让星光垂直射入水晶头骨的眼眶,能量损耗降至最低——就像阳光直射赤道时温度最高,垂直入射的星光能最大限度激活头骨内的银微晶。

连珠的持续时间精确到刻。

《崇祯历书》记载:"

十六星成线,始于冬至夜三更初,终于三更末,凡两刻。

"

玛雅历法用"

十六个时间点"

标注这段时间,每个时间点对应现代的7.5分钟,总时长同样是两刻(120分钟)。

赵莽意识到,这120分钟是启动水晶头骨阵的"

时间窗口"

,错过这个时段,星线偏离头骨接收角度,装置将无法激活——就像火车必须准时驶入站台,才能接上轨道。

十六颗星的"

连珠顺序"

暗藏启动步骤。

从最亮的天狼星到最暗的南河三,星星依次进入连线,对应水晶头骨阵从外围到中心的激活顺序。

玛雅祭司的口诀"

先引天狼,再唤北极,终聚天顶"

,与《崇祯历书》中"

诸星顺次入线,如百官朝贺"

的描述一致,证明启动装置需要按星辰出现的顺序操作,不能颠倒——这种顺序性,与现代计算机的"

开机自检程序"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