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异曲同工。
赵莽对照两种历法,发现十六星连珠的周期为天,除以365.2422(回归年天数),得到约179.4年,接近180年。
这个周期的116是11.21年,恰好是太阳黑子活动周期(11年),证明连珠现象与太阳活动、地球气候存在深层关联。
而崇祯十三年的这次连珠,处于"
小冰期"
的中间阶段,地球生态因寒冷和战乱受到重创——这让他想到,外星文明选择此时干预,或许是在地球文明的危机时刻,提供突破的契机。
密室墙壁上的刻痕印证了时间的准确性。
玛雅工匠在建造神庙时,已在石壁上刻下十六星连珠的预测图案,旁边标注的"
距离上次连珠已179年"
,与赵莽的计算结果完全一致。
这种跨越近两百年的精确预测,远超当时的观测能力,只能解释为:玛雅人不是在预测天象,而是在执行一份来自更高级文明的"
时间表"
,用石刻确保后人不会错过这个宇宙约定。
四、外星文明的干预窗口
赵莽在《跨卷伏笔》的残页中,发现"
外星文明干预论"
的关键描述:"
三星成鼎,十六星连,则天门开,银脉通。
"
结合星图分析,"
天门"
指的是地球与火星之间的通信通道,"
银脉"
则是纳米银随洋流形成的地球银盾——当三星鼎足时,引力平衡带能放大142.1赫兹的信号;当十六星连珠时,星光能量能激活水晶头骨阵,两者结合,就能打开与外星文明的"
双向通信窗口"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