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417 第1417章 赤龙之吼三(第2页)

。”

张海前世和一般的军事爱好者还有所不同,对于这个问题还是多少有所了解的。

“那么我想问问,你举得另一个例子上甘岭的时候呢?”

张林又问。

“上甘岭?。

大概五百万子弹。

炮弹?迫炮弹和炮弹--不算防空炮弹也有三。

三十万。”

张海这时候似乎意识到什么。

张林思索了片刻后说道:“你刚才讲的历史我大致听明白了。

你们那个历史上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军队死亡人数远比美国人多,要多至少数倍。

就算直接交锋中也是如此,不外乎三个原因:第一是南朝鲜因为更多的人口,在整个战争中的炮灰作用要比人口少还一开始就在仁川收到重创、精锐损失殆尽的北朝鲜大,所以在停战谈判开始后,美国人可以广泛利用韩国人,而我军却不能广泛利用朝鲜人。

第二是:因为前一个原因,敌我之间的交锋主要集中在我方后勤与物质条件最差的运动战时期。

当我军条件大大改善后,因为停战谈判造就的有限交战,美国人主要用韩国人当炮灰,自己很少派步兵去前线了。

而朝战中后期极少数中美之间的交锋我听你的描述都是添油般的作战。

比如那个什么‘上甘岭’,我不知道当时的指挥人员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在狭小的两个连级阵地上每天一个营级别的在两个师的师炮群火力面前逐营添油。

或许害怕打破战局导致美方增兵有关,但是这必然会导致我军本来比较优势的步兵在猛烈的炮火压制面前效率挥不理想。

但是按我的看法:只要伤员可以就地安置、并且配备了哪怕在欧洲战场看来并不算多好的物质条件,比如上甘岭那个标准。

一个军打出的子弹是长津湖两个军的两倍半,还有至少带来翻倍效果的火力,平均每个军的战斗力火力实力实际上是比过去增加了十倍。

运动战时期的时候一个军才能杀伤一个团,一个师才有机会杀伤一个营,如果对手构筑了坚固阵地那可能还做不到这点儿。

可是在物质条件比抗美援朝改善十倍的正常情况下,那么在大规模战线展开的作战中一个师就有机会歼灭性打击对手一个师,一个军有机会歼灭性打击对手一个军,而且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做到这点儿。

我军的步兵可以在同意时间内于更多地方取得战绩,而对于对手而言,却无法把火力压制复制数倍在更广的战线上。

需知:德国入侵苏联的几个月时间里,抵抗的苏联人也在办奶奶内消耗了十几亿子弹,大概相当于五六百个长津湖。

想想这点儿,你就应该能够明白为什么我军能够在一年的时间内歼灭上千万敌军,几乎瞬间就把新“八国联军”

打垮了。”

讲述到这里的时候,对一些基本战史常识稍微有点儿了解的张海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军队能够依靠苏联人最困难时期水平的后勤火力条件在几乎一年之内就彻底逆转了欧洲战局,还以可以承受范围内的伤亡歼敌上千万了。

可是即便知道这些,还是让张海对所谓的“北美战场”

甚至是之前的台湾或海南之战摸不到头脑。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