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前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苍颜华发。
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今日铅山瓢泉,巨松成林,风景独好。
县志记载,巨松多为辛弃疾当年亲手所栽。
抗金的英雄,最终成为我们的文化英雄。
他迸发的豪气,他描绘的乡村,他眷恋的佳人,他怀念的友人,他喝过的酒读过的书弹过的琴,经由他那巨笔,淋漓尽致地呈现给我们。
向辛弃疾致敬!
眼下的江西省生态环境之好,举世瞩目。
江西是陶渊明的故乡,辛弃疾的第二故乡。
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1207年9月10日,辛弃疾长眠于铅山地下。
距今刚好八百年。
让我们诵读他的代表作《永遇乐》:&ldo;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rdo;
《稼轩词》今存词六百多首,而一般名家宋词选本,选辛弃疾词均在四十首以上,超过苏东坡。
东坡词今存三百多首,若以入选比例看,也差不多。
宋词苏辛并称,而谁更出色,自南宋以来学人们就争论不休。
争论无结果,却有个好处:把苏辛放在一块儿加以打量、琢磨。
两位词坛大家,东坡之大与稼轩之大,区别得以向后世彰显。
读者若有兴趣,不妨细看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宋词三百首笺注》。
稼轩专攻词。
东坡主攻诗赋文,填词系余力为之。
况周颐云:&ldo;东坡、稼轩其秀在骨。
其厚在神。
&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