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38章(第2页)

我记得,师生都是泪光闪烁。

&ldo;我独在礼堂外徘徊,遇见程君,前来问我道:先生可曾为刘和珍写过一点什么…&rdo;老师缓缓念着,学生静静听着。

老师是川师大中文系一位姓蒋的实习教师,时隔三十年,我记得他念着念着就背过身去的样子……

又学《为了忘却的记念》。

柔石、殷夫、胡也频…多少青年的血,多少眼泪啊。

然而鲁迅先生,从未给人留下流眼泪的印象。

写亡友,没有比这更沉痛、更坚硬、更杰出的文字。

&ldo;出离愤怒…&rdo;这情态的表达为鲁迅首创。

他点校《嵇康集》。

他为瞿秋白、为柔石的遗着耗费了心血,拖着病躯挥汗如雨。

他说过:一个人倘若还有友情的话,那么,面对着亡友的遗文,真如同捏着一团火,要为他流布的。

这个绍兴人啊,这位秋瑾、徐锡麟的同乡。

&ldo;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rdo;

我们今天,得以掂量这硬度。

同时掂量它的柔软度。

硬,来自柔软。

如同憎恨源于热爱,无边的黑暗是由于天边的那一缕曙光。

绍兴乡下有个安桥村,安桥村有鲁迅的外婆家。

读过《社戏》的人,会对绍兴乡下的风光有极深的印象,渔火点点,月光跃跃,乌蓬船划水之声可闻。

而虚构的鲁镇上的咸兴酒店,孔乙己先是走着来喝酒,靠着那柜台,&ldo;排出四文铜钱,对老板娘说:温一碗酒。

&rdo;过了一阵子,却用手&ldo;坐&rdo;着来了,原来孔己的腿,因偷书被丁举人打折了。

他还是温一碗酒,向小孩儿表演茴字的四种写法。

酒客们嘲笑他的断腿,他的偷书,他吃吃地辩解:窃书能算偷么?窃书能算偷么?

鲁镇上,又有女人叫祥林嫂的,不断向人絮叨她那死去的小儿子阿毛。

祥林嫂的悲惨,通向了雨果笔下的悲惨世界。

孔乙己的形象,则接上了三味书屋的真实的教书先生,瘦而高的先生拿着书卷摇头晃脑:鈇如意指挥倜傥满座皆惊呢;笑人缺齿曰狗窦大开…

《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典型的鲁迅式的幽默。

《社戏》的风光描画,每个字都含情脉脉。

末尾处,那熟悉的幽默姗姗而来:&ldo;然而盖叫天终于出现了。

&rdo;

闰土。

金黄的圆月下手执钢叉刺野物的活泼少年,成人之后,却躬身怯怯地叫鲁迅老爷。

这份苍凉感,欲说又止的辛酸感,很多人有体验的,被鲁迅白描出来,固定成经典。

鲁迅的童年很幸福。

母亲,祖母,长妈妈,温柔环绕着他的生长。

长妈妈是年轻的寡妇,从乡下到绍兴城谋生。

她有很多道理,几乎就是道理和规矩的化身;她知道太多太多的乡下习俗。

比如人死了不能说死了,要说他老了;万不可从晾衣竿上的裤子下面钻过,那是要生病遭灾的……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