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众生也以量子状态存在,悟道般若之众生其微妙组合更为轻盈,犹如气体,可入无形之间。
求得般若智慧,即是对道法自然的最终循迹,有如日月星辰悬浮在宇宙中那般自然,无论你在哪里看到了他们,他们都一直在这里。
实相般若就是形而上的道体,是宇宙万有的本源,也就是悟道、明心见性所悟的那个道体。
在佛学的文字上,悟道就是见到那个道体的空性,叫做实相般若,属于智慧的部分。
我们聪明只是意识部分,局限于现有的知识范围,以及现有的经验与感觉想像的范围。
真正的道体是不可思议的,是不可以用我们普通的知识意识去思想、讨论、研究的。
实相般若是属于般若中最根本的。
境界般若境界般若是对实相般若的认证方式:清凉国师对武则天陛下说“一念不生,前后际断,照体朗然,即如如佛。”
是说没有妄念的现前一念心,是没有想过去,也没有想未来,只是当下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心灵本体的时候,同时具备寂和照两个方面,这就是与如来相同的心灵境界,这就是境界般若。
真悟道的人,智慧开发是无穷尽的,佛学的名辞叫做无师智,也叫做自然智。
自己本有的智慧仓库打开了,不是老师传授给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显现了,天上地下,无所不知。
文字般若不是凭聪明得来的,是悟道之后的自然流露。
文字般若是用文字如实描述法界本体与契入法界本体的方法;是化身佛境界;是分别意识能够了达的境界,属于世俗谛。
悟道的时候,过去千万生读的书都会搬出来,就是因为般若智慧都出来。
学问好的人记忆力强,一目十行;不会读书的人,一个字一个字抠。
有人看书,眼睛一瞄,这一页就过去了,一目十行,日记千言,到老而不衰,甚至老了记忆力更强。
当然,这必须要定力,要般若的智慧才行。
方便般若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就是大智慧。
比如把最难懂的东西用特殊的一种方法,让别人一听就懂这就属于方便般若。
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的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
无论众生是想渴求财富,还是想消灾免病,千手观自在都能大发慈悲,解除诸般苦难,广施百般利乐。
所以要真正做到大慈大悲,要具备有千手千眼那么多的方便方法才行,这就是方便般若。
眷属般若是跟著悟道的智慧而来的,佛学名辞叫行愿,用现在的观念来说,是属于行为方面的。
也就是说,自然发起道德行为,一个人自然就成为至善的人。
所谓眷属就是亲戚、朋友、家人等亲眷。
佛学讲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一个修持的人,如何布施,如何守戒,如何忍辱,如何做到禅定的修证功夫,然后才能大彻大悟而成佛。
所以在般若的前面,就有这五个相关的眷属,也就是五个行愿,称为眷属般若。
观照般若观照般若是现量契入并安住在法界本体的方法,即现量契入并安住在实相般若的方法,佛陀睹明星时候的意识观察当下就是智慧观照,当下就是转识成智,因为分别心的本性是智慧。
观照般若是报身佛境界;观照般若当下体验烦恼的本性与菩提的本性转念,是以分别意识当下化解分别意识的智慧显现,将意识当下转为妙观察智,属于胜义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