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向彭总报告说:&ldo;情况完全证实了。
彭总的判断是准确的。
敌人害怕我们截击,所以今天经过鱼河堡以后绕无定河右岸(南岸)推进,现在进至镇川堡十五里以上的党家岔、下盐湾一线。
看来,敌人准备天明渡过无定河侵占镇川堡。
&rdo;他指着陈兴允,又说,&ldo;这位同志带来的情况不确实。
不确实的原因是:
河北河南有两个村子,村名字的声音相同,所以当敌人到了河南岸那个村子的时候,他们纵队的侦察员以为敌人到了河北岸的那个村子。
这完全是误会。
&rdo;
确实的情况证实了彭总刚才对敌情的分析判断分毫不差。
但是彭总脸上没有丝毫惊奇的神色,他反倒更加深沉地思索起来。
&ldo;啊!
一切都在彭总的意料中。
&rdo;陈兴允兴奋、激动。
这不光是因为他具体感觉到未来胜利的巨大规模,而是他深切体验了,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被生动运用而产生了战争的转折点‐‐从防御进入反攻。
这战争的转折点,是非常复杂奇妙而又惊心动魄的。
敌人声势浩大,步步进迫,高喊一战全歼我军,结束陕北战争。
我军处境万分艰险,稍一不慎,就可能全军覆灭。
可是突然战争的车轮要扭转了;敌人就要像摄氏寒暑表上的水银柱,突然从一百度降到零度似地垮下去。
不错,按某种理由说,胜利在战斗打响以前就确定了。
彭总侧转身子,问那个青年军人:&ldo;还有什么新情况?&rdo;
那个青年军人掏出小本子,看着,说:&ldo;老乡们给我们抓来五个敌人的谍报人员,经过审问,又一次证实:敌人根据他们空军的侦察报告,把我们在葭县附近正在渡黄河的地方机关干部、家属、学生,当成我军主力部队。
&rdo;
彭总把墙边的那个文件箱子搬过来,坐在桌子跟前,把摆在桌子上的材料、敌情报告、电报,一份一份翻着看。
有些材料的字很小看不清,他就凑到灯前眯缝着眼睛看。
过了一阵儿,他凝视着墙上的地图,用右手把左手拳着的指头,一个一个地扳起来,又一个一个的压倒。
计算着,思索着。
他稳晏晏地坐在那里,身子一动也不动。
彭总把看过的材料,一叠一叠整齐地放好。
他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步,说:&ldo;敌人,尤其是钟松,因增援榆林自认为是有功之臣,骄傲狂妄,轻视我军,因而也就易受片面和虚假情况的引诱,相信自己的主观臆断,分兵妄动。
这样的人指挥军队,没有不打败仗的。
&rdo;他轻蔑地笑了笑,又望着陈兴允和那个青年军人,说,&ldo;任何地方,我们都可以学到东西。
敌人的错误,我们也要引以为戒。
&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