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在同盟会的历次起义中,他们的徒众帮助购置和运输军械。
日本政府在公开的场合扶持清朝政府,而在暗地里让这些浪人组织插手到同盟会的革命运动中来。
1907年3月初,日本政府接受清朝官方的请求不准孙中山再留住在日本;后一年九月,又禁止《民报》出版。
但是那些浪人组织仍不放弃和同盟会保持一定的关系。
法国官方也曾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表示兴趣。
孙中山这样叙述发生于1905年冬天的事:&ot;予从南洋往日本,船泊吴淞,有法国武官布加卑者,奉其陆军大臣之命来见,传达彼政府有赞助中国革命事业之好意,叩予革命之势力如何。
予略告以实情。
又叩以&39;各省军队之联络如何?若已成熟,则吾国政府立可相助&39;。
予答以未有把握,遂请彼派员相助,以办调查联络之事。
彼乃于驻天津之参谋部派定武官七人,归予调遣&ot;。
这些法国武官中有一人到了武汉,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分子组织的会议,被清朝官方所察知。
&ot;清廷得报,乃大与法使交涉。
法使本不知情也,乃请命法政府何以处分布加卑等,政府饬彼勿问,清廷亦无如之何。
未几,法国政府变更,而新内阁不赞成是举,遂将布加卑等撤退回国&ot;1。
孙中山在1907年能够身居越南而发动在中国境内的起义,是法国殖民当局所默许的。
镇南关之役中,还有法国的&ot;退伍军官&ot;参加。
经此役后,法国人也接受了清朝政府的请求而把孙中山逐出越南,不过仍允许同盟会的其他干部留在越南进行活动。
从1902年以后,香港的英政府不再允许孙中山到香港。
孙中山虽然有一些英国朋友和美国朋友,但他的革命活动较少得到同英国、美国官方接近的人的赞助。
这是因为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觉得,保持在清朝统治下的统一中国的外貌,是对它们最有利的,也就最不愿意看到这种统治秩序为革命所打乱。
总之,在重分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日益迫近的时候,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基本政策是维持清朝政府,暂时保持各国在中国的均势。
帝国主义者所需要的是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决不是独立的、民主的中国。
帝国主义者有时对革命运动表示同情和赞助,只是增加了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不切实际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