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曹亚伯:《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资料》第五册,页157。
1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页274。
2郭孝成:《中国革命纪事本末》,页10-14。
1胡祖舜:《武昌开国实录》上册,1948年刊本,页46。
1胡祖舜:《武昌开国实录》上册,1948年刊本,页74-76。
--------------------------------------------------------------------------------
--------------------------------------------------------------------------------
(三)袁世凯成了内外一切反革命势力的中心人物
在武昌起义胜利的十二天后,10月22日(九月初一日),湖南、陕西两省省会发生起义,宣告对清朝政府独立。
起义的潮流不可遏制地泛滥开来,在一个月内,又有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浙江、江苏、安徽、广西、福建、广东这些省分以及上海这个有特殊地位的城市,稍晚一点还有四川,树起了独立的旗帜。
在此期间,清朝的集中在长江中下游的海军舰艇,在一些中下级军官的发动下,全部参加到革命方面。
各省起义和独立的情况极为复杂(这些复杂情况将在下一章内叙述),但总的说来,它们都不再承认清朝统治的合法存在了。
为了应付武昌起义所造成的局势,北京的朝廷紧急地采取了一个又一个的措施,发出一道又一道的谕令,后一个措施往往否定了前一个措施,后一道谕令往往同前一道谕令相矛盾。
这种情形充分表明面临末日的清皇朝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10月12日(八月二十一日),朝廷下令抽出北洋六镇中的两镇,由陆军大臣荫昌统率经河南南下,&ot;赴鄂剿办&ot;1。
只隔了两天,即14日,又有一道上谕:&ot;湖广总督著袁世凯补授,并督办剿抚事宜&ot;2。
武昌新军在一夜之间几乎全部叛变对于清朝说来是一个危险信号,表明在各省的新军都有可能出现同样情形。
京畿附近的北洋六镇是它最可以指靠的兵力,但是在这六镇的官兵中袁世凯的潜势力很大。
而且袁世凯在各省的督抚和立宪派绅士中也很有影响。
因此在朝廷中立刻就出现了起用袁世凯的呼声。
摄政王载沣在两年前把野心勃勃的袁世凯赶出朝廷,是不甘心看到他东山再起的。
但是皇族内阁的总理奕劻,多年来已为袁世凯用贿赂买通,竭力为袁世凯说话。
奕劻还有一条重要论据:&ldo;东交民巷(当时北京的外国使馆区‐‐引者)亦盛传非袁不能收拾&rdo;1。
这就是说,只有袁世凯,才是帝国主义信得过的人。
&ldo;隐居&rdo;在河南彰德的袁世凯以&ldo;足疾&rdo;尚未痊愈为理由拒绝出任湖广总督。
这时荫昌带领南下的军队以第四镇和第五镇为主力编成两个军,由荫昌自己兼任第一军统领,而由冯国璋任第二军统领。
冯国璋是袁世凯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他根据袁世凯暗中的指示有意放慢军事行动。
袁世凯的计划是要让清朝朝廷更多地受到革命火焰的熬煎以至不得不向他交出更多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