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58章(第2页)

朝廷在10月20日(八月二十九日)派出袁世凯的老朋友、内阁协理大臣徐世昌到彰德敦促袁世凯出山。

袁世凯提出了六个条件,这就是:一、明年召开国会,二、组织责任内阁,三、开放党禁,四、宽容武汉起事的人员,五、授以指挥前方军事全权,六、保证饷糈的充分供给。

这六个条件的基本内容是要清皇朝向他交出军事和政治上的全部权力。

从这六条中,又可看出,袁世凯是想用武力以外的办法来对付革命势力。

清朝朝廷不得不逐步地接受袁世凯的这些条件。

袁世凯在北洋军中的另一个亲信大将,这时担任江北提督的段祺瑞奉令到湖北,冯国璋改任第一军统领,段祺瑞任第二军统领。

接着在10月27日(九月初六日)清廷下令召回荫昌而任袁世凯为钦差大臣,由他统率水陆各军。

袁世凯这时仍然留在彰德不出来。

但是按照他的指示,冯国璋的第一军向汉口发动了猛烈的攻势。

民军方面错误地任用了一个旧军官,原第二十九标标统张景良为前敌总指挥。

由于这个总指挥怯战通敌,冯国璋在10月28日迅速占领了汉口大智门火车站。

汉口军政分府的詹大悲即时处决了张景良。

黄兴于29日到了武昌,担任起总司令的职务,但是他也没有能够挽回民军失利的形势。

11月1日(九月十一日)北洋军完全占领了汉口,民军退到了汉阳。

袁世凯之所以发动进攻,既是为了向清政府证明只有依靠他才能收拾局面,也是为了向革命阵营显示一下他的力量。

北京朝廷想以立即实行宪政来逃脱革命危机。

10月30日(九月初九日),以六岁的小皇帝的名义发出了一道罪己诏。

这道诏书责备自己说:&ot;用人无方,施治寡术。

政府多用亲贵,则显戾宪章;路事蒙于佥壬1,则动拂舆论;促行新治,而官绅或借为网利之图;更改旧制,而权豪或只为自便之计。

民财之取已多,而未办一利民之事;司法之诏屡下,而实无一守法之人。

&ot;&ot;兹特布告天下,誓与我国军民,维新更始,实行宪政。

凡法制之损益,利病之兴革,皆博采舆论,定其从违。

以前旧政旧法,有不合于宪法者,悉皆除罢。

&ot;2同一天,又根据资政院提出的&ot;速开党禁,以示宽大而固人心&ot;的请求,宣布&ot;所有戊戌以来,因政变获咎,与先后因犯政治革命构疑惧罪逃匿,以及此次乱事被胁自拔来归者,悉皆赦其既往&ot;。

要求他们&ot;抒发忠爱,同观宪政之成,以示朝廷咸与维新之至意&ot;3。

这是向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在内的一切君主立宪派人士,以及一切看到清皇朝的船即将沉没而转上了革命的船的黎元洪之类的人所发出的求助的呼吁。

资政院按规定于阴历九月初开会,它奉命急忙制定一个君主立宪的宪法。

但是等不到宪法条文制定出来,11月1日(九月十一日),朝廷宣布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内阁免职,授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并命令他&ot;即行来京,组织完全内阁,迅即筹划改良政治一切事宜&ot;,但湖北前方的军队仍归袁世凯节制1。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