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第二十四章革命浪潮中的各省风云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短命政权
现在我们要来看一下除湖北以外其他各省起义和独立的情况。
由于各地方的群众革命力量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力量发展不平衡,由于革命力量以外的各个社会势力(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势力和立宪派资产阶级势力)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付革命,所以在各个省份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情况。
一般说来,一个省的省会的情况可以代表、或起影响于全省各地,但实际上,许多省在省会以外的各地出现了各不相同的复杂情况。
这里,主要根据各省在革命浪潮中省政权的演变情形,把它们分成几种类型。
湖南和贵州是一种类型。
在这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群众性的起义,推倒了旧政权,建立了以自己为主的政权。
但是他们的政权不能保持下去,不久就被资产阶级立宪派领导的反革命政变所篡夺。
资产阶级立宪派在起义胜利声中表示和革命派合作,但随即就充当了扼杀革命派的凶手。
先说湖南。
长沙起义的领导者是焦达峰(1887-1911)。
他是湖南浏阳人,出身地主家庭,十八岁加入哥老会,并在长沙高等普通学堂读书,接受了革命思想。
1906年去日本留学,参加同盟会,并且是共进会的组织者之一。
共进会原来指望湖南、湖北同时发动。
宣统元年(1909年)七月,焦达峰开始在长沙建立机关,主要从事联络会党,也做学界和军界中的工作。
湖南的争路权的运动,像四川一样,立宪派的绅士们起了领导的作用。
以谭延闿为议长的省谘议局成为争路权的中心机关。
宣统三年(1911年)春,湖南的绅、商、学界组成&ot;湘路协赞会&ot;,坚持粤汉铁路商办的主张,反对清朝断送主权借外债筑路。
这年四、五月间,为了抗议清朝的所谓铁路干线国有的政策,长沙举行万余人的集会,修筑长沙到株洲段铁路的工人停工进城,参与到巡抚衙门的请愿,各学校的学生也纷纷罢课。
由于清政府坚持卖国政策,立宪派中的有些人和在立宪派影响下的群众趋向于同革命派合作,接受革命的主张。
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长沙时,革命派立即策划响应。
这时,驻长沙的新军第二十五协中,已有不少士兵参加革命。
协助焦达峰做军队工作的,主要是曾在湖南新军中任排长,因有革命倾向而被开革的陈作新。
革命派的焦达峰、陈作新等人同省谘议局的议员董锳、左学谦等立宪派人士举行会议,讨论共同发难的办法。
这些立宪派人士赞成发动新军起义,但认为一定不要&ldo;扰乱秩序&rdo;,反对运用会党力量,而且主张以巡防营统领黄忠浩为起义后的都督。
这种主张是焦达峰等人所反对的1。
湖南巡抚余诚格感到新军内部不稳,把黄忠浩的巡防营看作可以依靠的力量,他决定把全部新军限期撤离省城。
这使得革命派不能不在浏阳、醴陵一带的会党力量尚未应召赶到长沙来的时候,马上发动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