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革命派的人们虽然拥戴黎元洪,至少不反对他,但是这些人以革命首义有功的资格在他座位前指手划脚,仍是他所厌恶的。
革命派在武昌政权中的地位终于在起义后不到半年间就彻底地消失了。
他们有的被杀害,有的跑开,剩下的也同反动势力同化了。
革命派没有能力保持住经过他们的奋斗而夺得的政权,只能听凭由他们自己扶上宝座的黎元洪来摆布他们的命运。
这时,黎元洪反过来摆出了民国栋梁的功架,利用革命派的弱点而大肆攻讦说:&ldo;不意专制政治尚未尽除,而假共和以遂私图之事,迭次传闻。
或假之以谋私利,或假之以报私怨,或假之以蹂躏商贾,或假之以侵损人权。
种种怪状,人道何在?是又岂起义时我同志始愿之所及哉!
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此固有识者之言。
某等敢进言曰,共和国立,革命军消。
盖以破坏易而建设难。
不如此,不足以收尽全国之俊杰,而共救时艰&rdo;1。
照黎元洪的说法,第一步应当是&ldo;革命党消&rdo;,第二步应当是&ldo;革命军消&rdo;。
他提出这样的说法是不足怪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革命的果实落到他所代表的反革命势力手里。
但是应当看到,当时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正是按照这样的逻辑办事的。
--------------------------------------------------------------------------------
1张难先的《湖北革命知之录》说:&ldo;各同志见都督(指黎元洪)态度不明,议组汉口军政分府&rdo;。
见该书,页272。
2胡祖舜:《武昌开国实录》,页53。
3温楚珩:《辛亥革命实践记》。
引自《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一辑,页63。
1居正:《梅川日记》。
转引自《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页225。
1李作栋和辜仁发的回忆录。
见《辛亥首义回忆录》第二辑,页185;第一辑,页192。
2见《辛亥革命资料》第八册,页328。
1张难先:《湖北革命知之录》,页386-387。
1曹亚伯:《武昌革命真史》正编,页287。
1《武昌开国实录》下册,页58。
2同上书,页59。
1《致中央及各省消除私念》电,见《黎副总统书牍汇编》卷一,上海广益书局1914年版,页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