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 上治理两江条陈的美少年原来是故人之子(第3页)

有人说哥老会正在联络他们,实在可怕得很。

"

曾国藩梳理胡须的手轻轻抖了一下。

约有两三万湘军裁撤人员滞留沿途各省,没有回到湖南原籍,此事曾国藩知道,这的确是个隐患。

一旦出乱子,不但危害国家,自己作为湘军统帅,也难逃咎责,且听薛福成的处置意见吧。

"

晚生建议老大人速派湘军中有威望的将官,到皖赣等省招集滞留官勇,依过去的哨队重新组织起来,带到荒田较多之地实行屯政,并给他们以最优惠的待遇。

往日的袍泽依旧在一起,使他们有不散伙之感,有田可耕,有事可做,又使他们不生邪恶之念,而大人得军饷之利,两江有富庶之望。

"

"

这是个好办法!

"

曾国藩点点头,轻轻地说,"

既消患于无形,又获利于实在。

关于海防,足下有什么好设想吗?"

受到鼓励的薛福成情绪高涨起来:"

晚生以为,我大清日后真正的敌手乃海外夷人。

夷人凭着坚船利炮藐视天朝,倘若我们不加强海备,挫败夷人凶焰,不是晚生危言耸听,我大清总有一天会亡国灭种!

"

曾国藩脸上的肌肉抽搐着,记起了胡林翼在安庆江边留下的遗言。

心想,中国的官员和士人都有胡林翼、薛福成这样的明识,这样的忧患感的话,大清就决不会亡国灭种。

"

老大人,我们也要造铁船,制利炮,非如此,则不能守御海疆,则不能保国保种!

"

薛福成几乎用呼喊的口气说出这几句话,这一腔赤子热血使曾国藩颇受感染。

"

晚生以为,老大人前几年在安庆创办的内军械所,可以将它迁移到上海去,并且把它十倍百倍扩大。

上海地处海隅,便于铁船试航;民智开发,人才亦易求。

这件事办好了,影响至为巨大,说不定我大清自强将肇基于此。

"

薛福成这个建议正合曾国藩的心意。

半个月前,他收到容闳从美国来的信,说机器已全部买好,即将雇船运回。

容闳也建议就在上海建厂,各方面都方便些。

曾国藩筹建安庆内军械所时就想到要在上海建厂,现在条件已具备,当然同意。

薛福成也提出这个建议,可见此子有眼力。

"

足下这个建议与老夫所想正合。

"

曾国藩慈祥地望着薛福成,问,"

关于整顿江南,足下还有别的什么想法吗?"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