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就像三种语言说同个词。”
他用三方符号同时写出转化公式:
-欧洲:?+♀+=☉
-玛雅:水符+月符+火符=日符
-中国:斜画+竖线+点=圆点
当他把公式输入黄金面具的水晶接收器,面具投射的星图上,比邻星、天狼星与颗新恒星的坐标同时亮起,三者连成的三角形,正好是公式中三种元素的能量对应关系。
安东尼奥带来的欧洲学者,认出手稿是帕拉塞尔苏斯学派的秘本。
“他们认为汞是灵魂,银是身体,金是完美形态。”
学者指着公式旁的注释,“这与中国‘精气神’的说法、玛雅‘天地人’的理念,本质相通。”
泉州的炼金术士们按三方符号对照实验:用算筹计算比例,玛雅符号标记步骤,欧洲符号记录结果。
当汞与银按3:7比例混合(中国算筹“三纵七横”
),在360℃火焰(玛雅火符标注的温度)中反应,生成的黄金纯度比单一方法提高了15%——不同智慧体系的融合,竟能提升转化效率。
“符号是表象,规律是内核。”
赵莽在实验日志上画了个同心圆,圆心是“元素转化规律”
,外圈分别写着“欧洲符号”
“玛雅星图”
“中国算筹”
,“就像从不同方向爬山,最终都会到达山顶。”
三、手稿的密码
深入解读手稿后,赵莽发现了更精密的对应。
手稿中用“”
(白羊座符号)标注转化的最佳时机,对应中国的“春分”
,也对应玛雅的“羽蛇苏醒日”
;用“⊕”
(地球符号)代表反应容器,与中国炼丹术的“鼎”
、玛雅的“祭台”
功能完全相同。
“这是套全球通用的操作手册!”
他让二郎用三种体系记录同次实验:
-时间:欧洲“升起时”
、中国“春分卯时”
、玛雅“3·15周期”
-容器:欧洲“⊕形坩埚”
、中国“三足鼎”
、玛雅“星形祭台”
-结果:欧洲“☉纯度80%”
、中国“金八两”
、玛雅“太阳符号八成亮”
三组记录指向完全相同的实验条件与结果,证明古代炼金术士早已通过某种隐秘的交流,达成了技术共识。
库斯科的祖父手稿里,有段被虫蛀的文字此刻清晰可辨:“远方的智者用不同的绳结,记录着同场火焰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