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通报天气,这些闪光组合既保留着玛雅20进制的痕迹,也融入了十进制的便捷,像种新的语言,在星光与海浪间流转。
他在《中西星历合璧》的跋语里写下:“星图从不是某一族的私产,就像白银不该成为少数人的凶器。”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书房,书桌上的手册与结绳、算盘与银片阵模型在晨光中并置,构成一幅奇妙的图景——不同的智慧工具围着同一本书,就像不同的星辰围着同一个太阳。
银钞同盟的船队按新星历航行时,桅杆上的银片阵会自动闪烁标准信号。
那些1长10短的闪光不仅是通信密码,更是种宣言:文明的进步从不是单向的征服,而是像岁差修正与金星周期那样,在互相校准中找到更精准的航向。
而这本《中西星历合璧》,不过是人类用星光写就的一封邀请函,邀请所有懂星图、信公平的人,共同驾着自己的船,在同一片星空下,驶向更辽阔的海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后一页的空白处,赵莽画了枚银币。
正面是北斗七星,背面是玛雅数字,边缘刻着一行小字:“1长闪光=10短闪光=文明的共通语”
。
这或许就是对整个故事的最好注解——幽灵船的银帆信号、波托西的毒银真相、两种历法的误差与修正,最终都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和解,就像银币的两面,看似不同,实则同属一枚,共同映照着星空与人心。
秘约的裂痕
赵莽的镊子夹着半张烧焦的羊皮纸,后金与西班牙的火漆印在边缘凝成丑陋的硬块。
协议里"
共享星图、垄断银矿"
的字句还带着火星的温度,而附页上的破解记录却一片混乱——后金的萨满用羊骨占卜星历,西班牙的修士用十字架丈量星轨,两种方法在"
岁差修正"
处形成尖锐的夹角,像两把互相抵触的钥匙,都插不进幽灵船信号的锁孔。
"
他们连0.1度的误差都解决不了。
"
林夏将协议里的星图与银帆信号对比,后金标注的"
天市垣"
位置偏了整整3度,西班牙测算的金星周期忽略了2.7天的偏差。
赵莽望着六分仪上的校准数据,这两个错误叠加起来,恰好让破解方向与核心信号背道而驰,"
就像两个各说各话的工匠,一个要方榫,一个要圆卯,怎么可能拼出完整的桌子?"
银钞同盟的档案室里,截获的通信记录堆成小山。
后金密探的信里抱怨"
西人星图不标岁差"
,西班牙修士的回信则嘲讽"
满人不知金星周期"
。
最可笑的是份联合破解报告,前半页用满文写"
按紫微垣直扑银矿"
,后半页用西班牙文注"
需循玛雅星轨调整"
,两种方案在页脚处用朱砂画了个大大的叉,"
他们宁愿在错误里争执,也不肯看看对方的星图"
,赵莽在批注里写下结论。